难选冶金矿石固化焙烧—氰化浸金工艺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26页 |
1.1 黄金资源的开发利于现状 | 第10-11页 |
1.2 难选冶金矿石的分类与性质 | 第11页 |
1.3 难选冶金矿石的预处理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 第11-22页 |
1.3.1 焙烧氧化法 | 第12-15页 |
1.3.2 加压氧化法 | 第15-17页 |
1.3.3 微生物氧化法 | 第17-20页 |
1.3.4 化学氧化法 | 第20-22页 |
1.4 几种预处理方法的对比 | 第22-23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3-24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6 实验工作量 | 第24-26页 |
第2章 精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 | 第26-34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1.1 药品试剂 | 第26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2 精矿石的矿物学分析 | 第27-34页 |
2.2.1 精矿石多元素的测定及分析 | 第27-30页 |
2.2.2 精矿石的矿物组成 | 第30页 |
2.2.3 精矿石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 第30-32页 |
2.2.4 精矿石的粒度分析 | 第32页 |
2.2.5 金的赋存状态 | 第32-34页 |
第3章 电阻炉焙烧预处理精矿石的工艺条件研究 | 第34-50页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3.1.1 药品试剂 | 第34页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3.2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3.2.1 实验原理 | 第35-36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5页 |
3.3.1 电阻炉焙烧工艺条件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37-42页 |
3.3.2 固化剂对砷硫固化率及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42-45页 |
3.4 精矿石经电阻炉焙烧后的XRD和SEM分析 | 第45-49页 |
3.4.1 矿样焙烧后的XRD分析 | 第45-47页 |
3.4.2 矿样焙烧后的SEM分析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微波炉焙烧预处理精矿石的工艺条件研究 | 第50-65页 |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50-51页 |
4.1.1 药品试剂 | 第50-51页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1页 |
4.2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 第51-55页 |
4.2.1 微波加热原理 | 第51-53页 |
4.2.2 实验方法及装置示意图 | 第53-5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0页 |
4.3.1 微波焙烧工艺条件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55-59页 |
4.3.2 NaOH对砷硫固化率及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4.4 微波炉焙烧精矿石的试验现象及机理初探 | 第60-64页 |
4.4.1 实验现象探讨 | 第60-62页 |
4.4.2 焙烧机理初探 | 第62-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焙砂氰化浸金工艺研究 | 第65-77页 |
5.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65-66页 |
5.1.1 药品试剂 | 第65页 |
5.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5-66页 |
5.2 实验原理及方法 | 第66-69页 |
5.2.1 氰化浸金机理 | 第66-68页 |
5.2.2 助浸剂CaO_2的作用机理 | 第68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68-6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9-75页 |
5.3.1 液固比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69-70页 |
5.3.2 浸出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70页 |
5.3.3 NaCN浓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70-71页 |
5.3.4 pH值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 第71-72页 |
5.3.5 助浸剂CaO_2对浸金结果的影响 | 第72-75页 |
5.4 氰化浸金尾液的处理 | 第75-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总结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