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饲料论文

中药复方和益生素对热应激大鼠血液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前言第11-16页
    1.1 热应激损伤第11-12页
        1.1.1 热应激与温热病第11页
        1.1.2 热应激对机体肠道的损伤第11-12页
    1.2 肠道菌群与应激的关系第12-13页
        1.2.1 肠道菌群生理作用第12-13页
        1.2.2 热应激状态对畜禽肠道菌群的影响第13页
    1.3 中药对肠道菌群的作用第13-15页
        1.3.1 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第14页
        1.3.2 肠道菌群对中药的代谢作用第14-15页
        1.3.3 中药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方法第15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15-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23页
    2.1 材料第16-17页
        2.1.1 试验动物第16页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16-17页
        2.1.3 试验药品与试剂第17页
    2.2 方法第17-18页
        2.2.1 试验分组及处理第17-18页
        2.2.2 中药复方制备第18页
        2.2.3 样品采集与保存第18页
    2.3 测定指标及检测方法第18-23页
        2.3.1 直肠温度、血液生化与外周血白细胞的检测第18-19页
        2.3.2 血清皮质醇浓度的检测第19页
        2.3.3 血清HSP70浓度的检测第19页
        2.3.4 小肠组织石蜡切片的形态观察和测定方法第19页
        2.3.5 盲肠肠道菌群多样性检测第19-21页
        2.3.6 16s rDNA测序流程第21页
        2.3.7 生物信息学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流程第21-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45页
    3.1 大鼠直肠温度的变化第23-24页
    3.2 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浓度的变化第24-25页
    3.3 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第25-26页
    3.4 大鼠小肠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第26-29页
    3.5 大鼠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变化第29页
    3.6 大鼠血清HSP70浓度的变化第29-30页
    3.7 大鼠盲肠肠道菌群序列及多样性分析第30-39页
        3.7.1 总DNA质检结果及OTU数目第30-32页
        3.7.2 Alpha多样性分析第32-35页
        3.7.3 Beta多样性分析第35-39页
    3.8 物种丰度统计及群落组成分析第39-44页
        3.8.1 门水平上的物种丰度差异第39-41页
        3.8.2 属水平上的物种丰度差异第41-44页
    3.9 KEGG群落功能预测注释第44-45页
4 讨论第45-52页
    4.1 大鼠直肠温度和血液指标的变化第45-47页
    4.2 大鼠小肠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第47-48页
    4.3 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第48页
    4.4 大鼠血清HSP70水平变化第48-49页
    4.5 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第49-52页
5 结论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3页
附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et-7a对H3N2犬流感病毒诱导细胞凋亡调控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长链非编码RNA调控小鼠卵巢发育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