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第13-14页 |
1.4 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1.4.1 贸易互补性概念界定 | 第14页 |
1.4.2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4-15页 |
1.4.3 要素禀赋理论 | 第15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中俄贸易互补性的历史现状 | 第17-24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中俄贸易互补性的历史表现 | 第17-18页 |
2.3 中俄贸易互补性发展情况 | 第18-19页 |
2.4 中俄贸易互补性现状 | 第19-23页 |
2.4.1 中俄贸易总量分析 | 第19-20页 |
2.4.2 中俄贸易结构互补分析 | 第20-21页 |
2.4.3 中俄资源互补性现状 | 第21-22页 |
2.4.4 劳动资源的互补分析 | 第22-23页 |
2.4.5 中俄贸易互补性简述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中俄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 | 第24-34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中俄贸易总体互补性实证分析 | 第24-28页 |
3.3 运用中俄各类产品的互补性指数C分析 | 第28-32页 |
3.3.1 中国出口与俄罗斯进口的互补性分析 | 第29-31页 |
3.3.2 中国进口与俄罗斯出口的互补性分析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实现中俄贸易互补性发展的对策 | 第34-39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中俄贸易存在问题分析 | 第34-35页 |
4.2.1 具有竞争性产品贸易产值相差较大 | 第34-35页 |
4.2.2 双边贸易结构不够合理 | 第35页 |
4.2.3 中俄贸易规模总体规模小 | 第35页 |
4.3 关于中俄贸易互补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5-38页 |
4.3.1 充分发挥边境贸易对中俄贸易互补性的促进作用 | 第35-36页 |
4.3.2 优化中俄贸易互补性结构 | 第36-37页 |
4.3.3 加强中俄能源互补领域合作 | 第37-38页 |
4.3.4 推进贸易市场化自由化 | 第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