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概述 | 第12-17页 |
1.2.1 LiCoO_2正极材料 | 第13-14页 |
1.2.2 LiNiO_2正极材料 | 第14-15页 |
1.2.3 LiMn_2O_4正极材料 | 第15-16页 |
1.2.4 LiFePO_4正极材料 | 第16页 |
1.2.5 高镍系三元正极材料 | 第16-17页 |
1.3 NCA正极材料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3.1 NCA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 第17-20页 |
1.3.2 NCA正极材料改性研究 | 第20-24页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性能表征 | 第25-30页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25-27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2 电极制备及电池组装 | 第27-28页 |
2.2.1 电极制备 | 第27页 |
2.2.2 电池组装 | 第27-28页 |
2.3 物理性能表征 | 第28-29页 |
2.3.1 微观形貌 | 第28页 |
2.3.2 晶体结构 | 第28-29页 |
2.3.3 成分分析 | 第29页 |
2.4 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29-30页 |
2.4.1 充放电测试(Charge and Discharge, CD) | 第29页 |
2.4.2 循环伏安测试(Cycle Voltammetry, CV) | 第29页 |
2.4.3 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 第29-30页 |
第3章 NCA前驱体制备工艺的优化 | 第30-44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Ni-Co-Al-NH3-H_2O体系热力学分析 | 第30-37页 |
3.3 工艺参数对前驱体的影响 | 第37-43页 |
3.3.1 p H值及氨水浓度 | 第38-39页 |
3.3.2 进料速度 | 第39-40页 |
3.3.3 搅拌强度 | 第40-41页 |
3.3.4 反应时间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NCA煅烧工艺的优化 | 第44-66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预煅烧温度研究 | 第44-50页 |
4.3 预煅烧时间研究 | 第50-54页 |
4.4 煅烧温度研究 | 第54-59页 |
4.5 煅烧时间研究 | 第59-64页 |
4.6 最优工艺制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64-6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三元金属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 第66-75页 |
5.1 引言 | 第66页 |
5.2 不同比例NCA材料的制备 | 第66-67页 |
5.3 不同比例NCA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67-71页 |
5.4 不同比例NCA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和分析 | 第71-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NCA与碳基导电剂的匹配关系及改性研究 | 第75-91页 |
6.1 引言 | 第75-76页 |
6.2 NCA与碳基导电剂的匹配关系研究 | 第76-81页 |
6.2.1 NCA与碳基导电剂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76-79页 |
6.2.2 NCA与碳基导电剂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 | 第79-81页 |
6.3 NCA材料表面改性研究 | 第81-90页 |
6.3.1 氮磷共掺杂碳纳米包覆层的构建 | 第81-82页 |
6.3.2 包覆层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82-87页 |
6.3.3 包覆层对NCA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87-9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成果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