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5-26页 |
1 大型海藻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1 大型海藻生长的环境条件 | 第15-17页 |
1.1.1 温度 | 第15-16页 |
1.1.2 光照 | 第16-17页 |
1.1.3 盐度 | 第17页 |
1.2 大型海藻的活性氧清除 | 第17-18页 |
1.3 大型海藻的光合色素 | 第18-20页 |
1.3.1 类胡箩卜素 | 第19-20页 |
1.3.2 藻胆素 | 第20页 |
2.温度对大型海藻的影响 | 第20-22页 |
2.1 温度对海藻生长的影响 | 第21页 |
2.2 温度对海藻生化组成的影响 | 第21页 |
2.3 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21-22页 |
3.光强和光质对海藻的影响 | 第22-23页 |
3.1 光强和光质对海藻生长的影响 | 第22页 |
3.2 光强和光质对海藻生化方面的影响 | 第22-23页 |
3.3 光强和光质对海藻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 第23页 |
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23-26页 |
4.1 海膜的简介 | 第23-24页 |
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不同温度对海膜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26-3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6-29页 |
1.1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试剂 | 第26-27页 |
1.1.1 实验材料与预培养 | 第26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1.1.3 主要仪器 | 第27页 |
1.2 实验设计 | 第27-28页 |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28-29页 |
1.3.1 生长的测定 | 第28页 |
1.3.2 生化组成的测定 | 第28页 |
1.3.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8-29页 |
1.4 数据分析 | 第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2.1 不同温度下海膜的生长的变化 | 第29-30页 |
2.2 不同温度下海膜的色素的变化 | 第30-31页 |
2.3 不同温度下海膜的膜脂过氧化物MDA变化 | 第31页 |
2.4 不同温度下海膜的POD变化 | 第31-32页 |
2.5 不同温度下海膜的SOD变化 | 第32-33页 |
3 讨论 | 第33-34页 |
3.1 不同温度对海膜生长的影响 | 第33页 |
3.2 不同温度对海膜生化组成的影响 | 第33页 |
3.3 不同温度对海膜膜脂过氧化产物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温度及其波动对海膜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35-4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5-36页 |
1.1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试剂 | 第35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35页 |
1.1.3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1.2 实验设计 | 第35页 |
1.3 昼夜变温模式 | 第35-36页 |
1.4 指标测定和方法 | 第36页 |
1.4.1 生长的测定 | 第36页 |
1.4.2 生化组成的测定 | 第36页 |
1.4.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36页 |
1.5 数据分析 | 第36页 |
2 实验结果 | 第36-40页 |
2.1 不同变温幅度下海膜生长的变化 | 第36-37页 |
2.2 不同变温幅度下海膜的色素的变化 | 第37-38页 |
2.3 不同变温幅度下的海膜MDA的变化 | 第38-39页 |
2.4 不同变温幅度下海膜的POD变化 | 第39页 |
2.5 不同变温幅度下海膜的SOD变化 | 第39-40页 |
3 讨论 | 第40-41页 |
3.1 不同变温幅度对海膜生长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 不同变温幅度对海膜生化组成的影响 | 第41页 |
3.3 不同变温幅度对海膜膜脂过氧化产物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光质和光强对海膜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42-6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2-46页 |
1.1 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仪器 | 第42-43页 |
1.1.1 实验材料与预培养 | 第42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42-43页 |
1.1.3 主要仪器 | 第43页 |
1.2 实验设计 | 第43页 |
1.3 实验装置 | 第43-44页 |
1.4.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1.4.1 生长的测定 | 第44页 |
1.4.2 生化组成指标的测定 | 第44-45页 |
1.4.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45-46页 |
2 实验结果 | 第46-64页 |
2.1 不同光质和光强下海膜生长的变化 | 第46页 |
2.2 不同光质和光强下海膜叶绿素a和类胡箩卜素的变化 | 第46-50页 |
2.3 不同光质和光强下海膜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50-53页 |
2.4 不同光质和光强下海膜可溶性蛋白的变化 | 第53-55页 |
2.5 不同光质和光强下海膜可溶性糖的变化 | 第55-57页 |
2.6 不同光质和光强下海膜POD的变化 | 第57-59页 |
2.7 光质和光强下海膜SOD的变化 | 第59-60页 |
2.8 光质和光强下海膜CAT的变化 | 第60-62页 |
2.9 光质和光强下对海膜MDA的变化 | 第62-64页 |
3 讨论 | 第64-66页 |
3.1 光质和光强对海膜生长的影响 | 第64页 |
3.2 光质和光强对海膜生化组成的影响 | 第64-65页 |
3.3 光质和光强对海膜POD的影响 | 第65页 |
3.4 光质和光强对海膜SOD的影响 | 第65-66页 |
3.5 光质和光强对海膜CAT的影响 | 第66页 |
3.6 光质和光强对海膜MDA的影响 | 第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科研情况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