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高强钢板的发展与应用 | 第9-11页 |
1.2.1 高强钢板的分类 | 第9-11页 |
1.2.2 双相高强钢简介 | 第11页 |
1.3 高强钢板冲压及回弹模拟技术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国外方面 | 第11-12页 |
1.3.2 国内方面 | 第12-13页 |
1.3.3 总结 | 第13页 |
1.4 高强钢冲压成形的缺陷分析 | 第13-15页 |
1.4.1 破裂 | 第13-14页 |
1.4.2 起皱 | 第14页 |
1.4.3 回弹 | 第14页 |
1.4.4 模拟回弹变形的计算方法 | 第14页 |
1.4.5 控制回弹的一般方法 | 第14-15页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2 MC600DP高强钢板单向拉伸试验 | 第16-22页 |
2.1 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 第16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16-17页 |
2.3 拉伸试样设计 | 第17页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7-21页 |
2.4.1 数据处理 | 第17-19页 |
2.4.2 MC600DP板材的力学性能参数 | 第19-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MC600DP板料本构模型的建立 | 第22-30页 |
3.1 本构方程的建立 | 第22-28页 |
3.2 Hill’48屈服准则的建立 | 第28-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外衬板加强件拉延工序的模面设计与仿真建模 | 第30-44页 |
4.1 外衬板加强件拉延成型仿真过程前处理 | 第30-32页 |
4.1.1 网格划分 | 第30页 |
4.1.2 材料模型 | 第30-31页 |
4.1.3 壳单元公式 | 第31-32页 |
4.2 外衬板加强件成形性分析 | 第32-33页 |
4.3 基于CAE仿真分析的外衬板加强件拉延模面设计过程 | 第33-41页 |
4.3.1 确定冲压方向 | 第33-34页 |
4.3.2 拉延模面的设计与优化 | 第34-41页 |
4.3.3 坯料尺寸设计 | 第41页 |
4.4 工艺参数对拉延成形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4.4.1 压边力对拉延成形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2 拉延筋形式对拉延成形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外衬板加强件工艺参数优化与回弹补偿 | 第44-59页 |
5.1 工艺参数优化 | 第44-55页 |
5.1.1 参数优化流程 | 第44-45页 |
5.1.2 均匀试验设计 | 第45页 |
5.1.3 设计变量 | 第45-47页 |
5.1.4 目标函数 | 第47-49页 |
5.1.5 近似模型 | 第49-51页 |
5.1.6 外衬板加强件拉延成型工艺参数优化 | 第51-55页 |
5.2 外衬板加强件回弹补偿 | 第55-58页 |
5.2.1 回弹过程仿真操作步骤 | 第55页 |
5.2.2 工艺参数优化后拉延件的回弹分析 | 第55-56页 |
5.2.3 基于DYNAFORM软件的回弹补偿 | 第56-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结论 | 第59页 |
6.2 展望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 第65页 |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