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信息生态基本理论研究及信息生态链研究 | 第15-17页 |
1.2.2 档案生态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3 信息流转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20页 |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创新 | 第20-2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3.4 研究创新点 | 第22-24页 |
2 数字档案生态链及信息流转基本理论 | 第24-30页 |
2.1 数字档案生态链的概念及特征 | 第24-26页 |
2.1.1 数字档案生态链的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2.1.2 数字档案生态链特征 | 第25-26页 |
2.2 数字档案生态链的结构要素 | 第26-28页 |
2.2.1 节点要素 | 第26-27页 |
2.2.2 节点连接要素 | 第27页 |
2.2.3 链式关系要素 | 第27-28页 |
2.3 数字档案信息流转基本理论 | 第28-30页 |
2.3.1 数字档案信息流转方式 | 第28-29页 |
2.3.2 数字档案信息流转特征 | 第29-30页 |
3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过程机制 | 第30-39页 |
3.1 数字档案的生产过程 | 第31-33页 |
3.1.1 电子文件归档生成数字档案 | 第31-32页 |
3.1.2 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归档生成数字档案 | 第32-33页 |
3.2 数字档案由生产者向数字档案馆的传递过程 | 第33-35页 |
3.2.1 数字档案生产者主动向数字档案馆传递数字档案信息 | 第33-34页 |
3.2.2 数字档案馆对网上数字档案信息的定向采集和捕获 | 第34-35页 |
3.3 数字档案馆的信息接收、鉴定、组织、保存及发布过程 | 第35-37页 |
3.3.1 数字档案信息接收鉴定 | 第35-36页 |
3.3.2 数字档案信息组织 | 第36页 |
3.3.3 数字档案信息保存发布 | 第36-37页 |
3.4 数字档案信息从数字档案馆传递到档案用户的过程 | 第37-38页 |
3.4.1 数字档案馆推送服务 | 第37页 |
3.4.2 数字档案用户主动获取服务 | 第37-38页 |
3.5 档案用户接收及吸收利用数字档案的过程 | 第38-39页 |
3.5.1 数字档案接收 | 第38页 |
3.5.2 数字档案吸收、利用 | 第38-39页 |
4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动力机制 | 第39-50页 |
4.1 节点的利益需求动力 | 第39-43页 |
4.1.1 数字档案生产者的利益需求 | 第40-41页 |
4.1.2 数字档案馆的利益需求 | 第41-42页 |
4.1.3 数字档案利用者的利益需求 | 第42-43页 |
4.2 节点的信息需求动力 | 第43-45页 |
4.3 政策法规引导动力 | 第45-47页 |
4.3.1 档案行政管理法规 | 第45-46页 |
4.3.2 档案开发利用法规 | 第46-47页 |
4.4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动力模型 | 第47-50页 |
5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效率机制 | 第50-59页 |
5.1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效率衡量指标 | 第50-55页 |
5.1.1 流转速度指标 | 第50-51页 |
5.1.2 流转质量指标 | 第51-53页 |
5.1.3 流转效益指标 | 第53-55页 |
5.2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55-59页 |
5.2.1 节点质量的影响 | 第55-57页 |
5.2.2 节点数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5.2.3 信息技术水平的影响 | 第58-59页 |
6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安全机制 | 第59-65页 |
6.1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安全问题 | 第59-62页 |
6.1.1 数字档案形成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 第59-60页 |
6.1.2 数字档案存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 第60-61页 |
6.1.3 数字档案利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 第61-62页 |
6.2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安全影响因素 | 第62-65页 |
6.2.1 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技术因素 | 第62-63页 |
6.2.2 数字档案管理人员因素 | 第63-64页 |
6.2.3 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因素 | 第64-65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65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