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喹吖啶酮衍生物的合成、分子堆积结构及发光性能研究

第一章 前 言第8-30页
    1.1 有机电致发光进展简介第8-10页
        1.1.1 历史回顾第8-9页
        1.1.2 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机理第9-10页
    1.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第10-16页
        1.2.1 常见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及分子结构简介第11-15页
        1.2.2 分子堆积状态与材料性能间的关系第15-16页
    1.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非共价健相互作用第16-21页
        1.3.1 氢键第16-18页
        1.3.2 π-π 相互作用第18-21页
    1.4 喹吖啶酮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历史简介第21-24页
        1.4.1 简介第21-22页
        1.4.2 结构研究第22页
        1.4.3 光电性质研究第22-24页
    1.5 研究思路和取得的主要成果第24-26页
        1.5.1 研究思路第24-25页
        1.5.1 主要成果第25-26页
    参考文献第26-30页
第二章 喹吖啶酮衍生物的合成第30-51页
    2.1 引言第30-31页
    2.2 合成实验第31-36页
        2.2.1 试剂和仪器第31-32页
        2.2.2 产物分子结构第32-33页
        2.2.3 合成路线及操作第33-36页
    2.3 系列喹吖啶酮衍生物第36-40页
    2.4 喹吖啶酮衍生物分子结构的表征第40-48页
    2.5 本章小节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第三章 晶体结构第51-76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化合物 1、9、10 的晶体结构第52-58页
    3.3 化合物 2 的晶体结构第58-64页
    3.4 化合物 3、4、6 和 7 的晶体结构第64-73页
    3.5 本章小节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第四章 发光性质研究第76-97页
    4.1 溶液光致发光性质第76-83页
        4.1.1 实验部分第76-77页
        4.1.2 化合物 1 和 9 的溶液的光谱性质第77-81页
        4.1.3 其他已合成化合物的溶液的光谱性质第81-83页
    4.2 固体沉积膜的光谱性质第83-88页
        4.2.1 薄膜的制备工艺第83页
        4.2.2 固体功能薄膜光谱性质第83-88页
    4.3 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第88-94页
        4.3.1 器件结构及制备工艺第88-90页
        4.3.2 化合物 1 和 9 的电致发光性能第90-94页
    4.4 本章小节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发表论文第98-101页
中文摘要第101-104页
英文摘要第104页
附录第109-131页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规制差异下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基于新经济地理视角
下一篇:山西省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