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1 土壤及植株临界磷浓度 | 第10-11页 |
1.2 玉米吐丝后叶片碳/磷向籽粒的运输/转移 | 第11-12页 |
1.3 作物磷吸收效率 | 第12-16页 |
1.4 问题的提出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不同供磷量对玉米产量、土壤和植株磷浓度及吐丝后碳磷分配的影响 | 第20-4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8页 |
3.3 讨论 | 第38-40页 |
3.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不同供磷量对玉米不同土层根系菌根真菌侵染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41-5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4页 |
4.3 讨论 | 第54-55页 |
4.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缺磷与充足供磷条件下玉米轴根、侧根转录组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 | 第56-68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9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6页 |
5.3 讨论 | 第66-67页 |
5.4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缺磷与充足供磷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玉米生长及根系转录组的影响 | 第68-80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68-70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70-77页 |
6.3 讨论 | 第77-79页 |
6.4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第80-85页 |
7.1 综合讨论 | 第80-82页 |
7.2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7.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83页 |
7.4 研究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9页 |
附录 | 第99-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作者简介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