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矿山通风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价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矿山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2 铀矿山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地下铀矿山通风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16-23页 |
2.1 矿井通风网络可靠性分析 | 第16-18页 |
2.1.1 自然因素可靠性分析 | 第16-17页 |
2.1.2 风路可靠性模型 | 第17页 |
2.1.3 通风网络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17-18页 |
2.2 主要通风机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18-19页 |
2.2.1 主要通风机质量因素可靠性分析 | 第18页 |
2.2.2 主要通风机管理可靠性分析 | 第18-19页 |
2.3 放射性污染物浓度控制可靠性分析 | 第19-21页 |
2.3.1 放射性污染物扩散迁移分析 | 第19-20页 |
2.3.2 放射性浓度约束下通风可靠性模型分析 | 第20-21页 |
2.4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可靠性分析 | 第21-23页 |
2.4.1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设计可靠性分析 | 第21-22页 |
2.4.2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执行力可靠性分析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 | 第23-38页 |
3.1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指标分析 | 第23-26页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3-24页 |
3.1.2 矿井通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第24-26页 |
3.2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AHP分析 | 第26-32页 |
3.2.1 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实施步骤 | 第26-28页 |
3.2.2 铀矿山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权值确定 | 第28-32页 |
3.3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模糊综合评价 | 第32-38页 |
3.3.1 系统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2-33页 |
3.3.2 通风系统评价指标隶属度分析 | 第33-38页 |
第四章 地下铀矿山通风系统可靠性实例分析 | 第38-47页 |
4.1 某铀矿山通风系统现状分析 | 第38-40页 |
4.2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40-44页 |
4.2.1 通风网络可靠性计算分析 | 第40-41页 |
4.2.2 主要通风机可靠性计算分析 | 第41-42页 |
4.2.3 放射性污染物浓度控制可靠性分析 | 第42页 |
4.2.4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可靠性分析 | 第42-43页 |
4.2.5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43-44页 |
4.3 地下铀矿山通风系统改进方案 | 第44-47页 |
4.3.1 改善通风网络,提高通风网络可靠性 | 第44-45页 |
4.3.2 降低矿井外部漏风率 | 第45页 |
4.3.3 动态优化控制铀矿氡的析出 | 第45-46页 |
4.3.4 提高铀矿通风管理水平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5.1 结论 | 第47页 |
5.2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