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0.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0.1.1 选题目的 | 第9页 |
0.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0.3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3页 |
0.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 战后日本选举制度变迁 | 第14-19页 |
1.1 选举制度概述 | 第14-16页 |
1.1.1 选举制度的涵义 | 第14页 |
1.1.2 选举制度的基本类型 | 第14-16页 |
1.1.3 现代西方选举制度的意义 | 第16页 |
1.2 战后日本选举制度演变 | 第16-19页 |
1.2.1 大选举区制(1946-1947) | 第16-17页 |
1.2.2 中选举区制(1947-1996) | 第17页 |
1.2.3 小选区比例代表并立制(1996至今) | 第17-19页 |
2 日本新选举制度产生动因及特征分析 | 第19-28页 |
2.1 日本新选举制度的运行状况 | 第19-23页 |
2.1.1 新选举制度正式实施的首次大选与制度修补(1996) | 第19-20页 |
2.1.2 日本政党政治进入两大政党对抗时代(2003) | 第20-22页 |
2.1.3 日本政治生态大变化(2009) | 第22-23页 |
2.2 日本新选举制度产生的动因剖析 | 第23-26页 |
2.2.1 中选举区制的弊端 | 第23-25页 |
2.2.2 “五五体制”的崩溃 | 第25页 |
2.2.3 铁腕政治家们的推动 | 第25-26页 |
2.3 日本新选举制度的特征 | 第26-28页 |
2.3.1 以小选举区制为核心 | 第26-27页 |
2.3.2 不利于小党的混合代表制 | 第27-28页 |
3 日本新选举制度的评析 | 第28-38页 |
3.1 推动日本政治民主化 | 第28-30页 |
3.1.1 促进政治公平 | 第28页 |
3.1.2“个人本位”逐步转向“政党、政策”本位 | 第28-29页 |
3.1.3 推进政治民主的制度化建设 | 第29-30页 |
3.2 新选举制度对日本政党政治的影响 | 第30-35页 |
3.2.1 由多党制进入“准两党制”时代 | 第30-32页 |
3.2.2 中小政党边缘化 | 第32-33页 |
3.2.3 政党政治右倾化 | 第33-35页 |
3.3 新选举制度的缺陷 | 第35-38页 |
3.3.1 得票率与议席率失衡 | 第35-36页 |
3.3.2 投票率低、死票增加 | 第36页 |
3.3.3 不公正的重复候选人当选制度 | 第36-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