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缩聚类树脂及塑料论文--聚酰胺树脂及塑料论文

高性能导热PA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引言第9页
    1.2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分类以及其应用第9-12页
        1.2.1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分类第9-10页
        1.2.2 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应用第10-12页
    1.3 导热机理以及导热模型第12-15页
        1.3.1 导热概念第12页
        1.3.2 导热机理第12-14页
        1.3.3 导热模型第14-15页
    1.4 导热尼龙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5 课题研究目标以及内容第17-19页
        1.5.1 研究目标第17页
        1.5.2 研究内容第17页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7页
        1.5.4 可行性论述以及创新点第17-19页
第二章 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19-27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实验原料以及加工设备第19-22页
    2.3 实验工艺第22页
    2.4 测试表征第22-27页
第三章 导热PA6/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27-54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实验方法第27-29页
        3.2.1 实验原料第27页
        3.2.2 实验工艺第27页
        3.2.3 实验基础配方第27-29页
    3.3 实验表征第29-30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0-52页
        3.4.1 环氧树脂E51对PA6性能影响第30-37页
            3.4.1.1 加工可行性第30-32页
            3.4.1.2 结晶性能第32-35页
            3.4.1.3 力学性能第35-37页
        3.4.2 碳化硅对PA6/SiC复合材料影响第37-45页
            3.4.2.1 热重分析第37-38页
            3.4.2.2 结晶性能第38-40页
            3.4.2.3 密度、空隙率以及吸水率第40-42页
            3.4.2.4 耐热性能第42页
            3.4.2.5 力学性能第42-43页
            3.4.2.6 导热性能第43-45页
        3.4.3 环氧树脂E51对PA6/SiC复合材料影响第45-47页
            3.4.3.1 力学性能第45-46页
            3.4.3.2 导热性能第46-47页
            3.4.3.3 熔融指数第47页
        3.4.4 偶联剂KH560对PA6/SiC/E51复合材料的影响第47-52页
            3.4.4.1 力学性能第47-49页
            3.4.4.2 导热性能第49-50页
            3.4.4.3 界面结合性能第50-51页
            3.4.4.4 冲击断面形貌第51-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导热PA6/SiC/Al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54-62页
    4.1 引言第54-55页
    4.2 实验方法第55-56页
        4.2.1 实验原料第55页
        4.2.2 实验工艺第55页
        4.2.3 实验基础配方第55-56页
    4.3 实验表征第56页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6-61页
        4.4.1 复配填充型导热PA6/Si C/AlN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第56-58页
            4.4.1.1 引言第56页
            4.4.1.2 力学性能第56-57页
            4.4.1.3 导热性能第57-58页
        4.4.2 增韧导热PA6/SiC/AlN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第58-61页
            4.4.2.1 引言第58-59页
            4.4.2.2 力学性能第59-60页
            4.4.2.3 熔融指数第60页
            4.4.2.4 耐热性能第60-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玲珑似片麻状花岗岩构造岩相特征与玲珑金矿深部成矿预测
下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高效的KNN查询及其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