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9页 |
1.1 蜱 | 第8-10页 |
1.1.1 蜱的吸血特性 | 第8-9页 |
1.1.2 硬蜱与宿主的关系 | 第9页 |
1.1.3 蜱的危害 | 第9-10页 |
1.2 图兰扇头蜱概述 | 第10页 |
1.3 蜱的分类地位演变 | 第10-11页 |
1.4 蜱的分类学 | 第11-13页 |
1.5 新疆现有蜱类分类 | 第13-14页 |
1.6 分子生物学在蜱类鉴定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7 常见蜱传播病 | 第15-18页 |
1.7.1 立克次体 | 第16页 |
1.7.2 无浆体 | 第16-17页 |
1.7.3 巴贝斯虫 | 第17-18页 |
1.7.4 宫本疏螺旋体 | 第18页 |
1.7.5 布鲁氏菌病 | 第18页 |
1.8 蜱传疾病的防治对策 | 第18-19页 |
第2章 新疆南疆图兰扇头蜱的鉴定 | 第19-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23页 |
2.1.1 蜱 | 第19-21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2.1.4 主要溶液 | 第21-22页 |
2.1.5 线粒体12SrDNA和16SrDNA基因PCR引物 | 第22页 |
2.1.6 蜱物种鉴定参考序列 | 第22-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2.2.1 蜱的采集 | 第23页 |
2.2.2 形态学鉴定 | 第23页 |
2.2.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23-26页 |
2.3 鉴定结果 | 第26-34页 |
2.3.1 形态学鉴定 | 第26-28页 |
2.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28-34页 |
2.4 讨论 | 第34-36页 |
2.5 结论 | 第36-37页 |
第3章 新疆南疆图兰扇头蜱携带病原的检测 | 第37-55页 |
3.1 材料 | 第37-39页 |
3.1.1 蜱 | 第37页 |
3.1.2 病原引物 | 第37-39页 |
3.2 方法 | 第39-40页 |
3.2.1 蜱组织DNA的提取 | 第39页 |
3.2.2 PCR反应 | 第39-40页 |
3.3 结果 | 第40-51页 |
3.3.1 立克次体检测结果 | 第40-45页 |
3.3.2 无浆体的检测结果 | 第45-48页 |
3.3.3 巴贝斯虫的检测结果 | 第48-49页 |
3.3.4 宫本疏螺旋体的检测结果 | 第49-50页 |
3.3.5 布鲁氏菌的检测结果 | 第50-51页 |
3.4 讨论 | 第51-54页 |
3.5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