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课程学习与本次创作的关系简述 | 第11-13页 |
1.1 课程学习与创作 | 第11页 |
1.2 理论与实践结合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电视专题片《大同小记》的内容、主题与创作理念 | 第13-18页 |
2.1 作品的内容结构 | 第13-14页 |
2.1.1 作品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2.1.2 作品的主体结构 | 第14页 |
2.2 作品所表现的主题 | 第14-16页 |
2.2.1 家乡情怀的抒发 | 第14-15页 |
2.2.2 对于家乡风光历史的展现和宣传 | 第15-16页 |
2.3 主要的创作理念 | 第16-18页 |
2.3.1 作品文本要具备真诚的文学品格 | 第16-17页 |
2.3.2 画面意境与文字的契合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电视专题片《大同小记》中的视听语言分析 | 第18-22页 |
3.1 前期拍摄中镜头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 第18-19页 |
3.1.1 力图提供审美享受,给观众心旷神怡之感 | 第18页 |
3.1.2 尽可能弘扬地域特色,构建独有的地域品格 | 第18-19页 |
3.2 后期制作 | 第19-22页 |
3.2.1“听”与“看”的对位剪辑 | 第19-20页 |
3.2.2 背景音乐 | 第20页 |
3.2.3 旁白和同期声 | 第20-21页 |
3.2.4 包装制作 | 第21-22页 |
第四章 电视专题片《大同小记》的价值与反思 | 第22-26页 |
4.1 作品的价值 | 第22-23页 |
4.1.1 影音审美价值的挖掘 | 第22页 |
4.1.2 社会文化价值 | 第22-23页 |
4.1.3 哲学美学价值 | 第23页 |
4.2 创作反思 | 第23-26页 |
4.2.1 前期创作反思 | 第23-24页 |
4.2.2 后期制作反思 | 第24-26页 |
结语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附录:电视专题片《大同小记》文稿 | 第30-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