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场分析的南疆农田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8-21页 |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 | 第18-19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9-20页 |
2.3 试验区防护林建设特征 | 第20-21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1-29页 |
3.1 野外试验 | 第21-23页 |
3.2 气象数据获得 | 第23页 |
3.3 风洞试验 | 第23-27页 |
3.4 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4 风洞试验结果分析 | 第29-39页 |
4.1 防护林周围流场能量分区的划分 | 第29-30页 |
4.2 单林带流场特征 | 第30-34页 |
4.3 单林带的防护效益 | 第34-35页 |
4.4 农田作物的防护作用 | 第35-39页 |
5 多林带风洞实验结果与配置优化 | 第39-44页 |
5.1 不同风速下多林带流场分布 | 第39-40页 |
5.2 相同风速不同配置下多林带流场分布 | 第40-41页 |
5.3 多林带近地表流场分布 | 第41-42页 |
5.4 林带配置优化 | 第42-44页 |
6 不同保证率的农田生产力优化 | 第44-55页 |
6.1 不同防护保证率 | 第44页 |
6.2 模型建立 | 第44-47页 |
6.3 模型应用 | 第47-55页 |
7 讨论与结论 | 第55-58页 |
7.1 防护林最佳疏透度 | 第55页 |
7.2 作物的防护作用 | 第55-56页 |
7.3 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 | 第56页 |
7.4 最优生产力防护保证率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64页 |
附件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