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5-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0页 |
第一章 裸鼠直肠癌切除模型建立 | 第20-29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1.1.1 实验动物及细胞株 | 第20页 |
1.1.1.1 实验动物 | 第20页 |
1.1.1.2 细胞株 | 第20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1.1.3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1.1.4 试剂配置 | 第22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1.2.1 人结直肠sw480肿瘤细胞复苏以及培养 | 第22-23页 |
1.2.2 裸鼠直肠癌动物模型建立 | 第23页 |
1.2.3 裸鼠直肠癌切除模型建立 | 第23-24页 |
1.2.4 统计学分析 | 第24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第24-26页 |
1.3.1 裸鼠直肠癌模型建造情况 | 第24-25页 |
1.3.2 裸鼠直肠癌局部切除模型建立情况 | 第25-26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工程化CTL凝胶制备 | 第29-36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29-31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29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2.1.4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 第31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2.2.1 密度梯度离心分离PBMCs | 第31-32页 |
2.2.2 DC细胞培养 | 第32页 |
2.2.3 CTL细胞培养 | 第32页 |
2.2.4 透明质酸钠凝胶制备 | 第32-33页 |
2.2.5 工程化CTL凝胶制备 | 第33页 |
第三节 结果 | 第33-35页 |
2.3.1 CTL细胞培养结果 | 第33页 |
2.3.2 CTL细胞流式检测结果 | 第33-34页 |
2.3.3 光镜下工程化CTL凝胶中CTL细胞生长情况 | 第34-35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工程化CTL凝胶预防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后复发的实验研究 | 第36-56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36-39页 |
3.1.1 实验动物及细胞株 | 第36-37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37-38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39-43页 |
3.2.1 CTL细胞培养及取用 | 第39页 |
3.2.2 裸鼠直肠癌模型建立 | 第39页 |
3.2.3 各组治疗干预方法 | 第39-41页 |
3.2.4 观察各组裸鼠状态及肿瘤生长情况 | 第41页 |
3.2.5 裸鼠眼球取血、测血常规 | 第41页 |
3.2.6 观察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淋巴节转移情况 | 第41页 |
3.2.7 测定脾指数、脾脏淋巴细胞提取 | 第41-42页 |
3.2.8 测量外周血、脾脏免疫细胞含量 | 第42页 |
3.2.9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42页 |
3.2.10 计算抑瘤率 | 第42-43页 |
3.2.11 统计学分析 | 第43页 |
第三节 结果 | 第43-53页 |
3.3.1 各组裸鼠肿瘤生长情况 | 第43-44页 |
3.3.2 肿瘤重量 | 第44-45页 |
3.3.4 各组抑瘤率比较 | 第45页 |
3.3.5 各组脾指数比较 | 第45-46页 |
3.3.6 复发与转移情况 | 第46-48页 |
3.3.7 病理HE染色切片情况 | 第48-49页 |
3.3.8 免疫组化检查 | 第49-50页 |
3.3.9 血液结果 | 第50-51页 |
3.3.10 各组裸鼠外周血及脾脏免疫细胞含量比较 | 第51-53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53-5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综述 | 第62-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页 |
获得奖励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