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1.1 引言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2 基于MSG-3 的维修大纲制定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MSG-3 的发展和应用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外现行军用飞机维修大纲制订标准简介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MSG-3 与制订军用飞机维修大纲标准的对比分析 | 第16-25页 |
2.1 基于MSG-3 民用飞机大纲制定流程概述 | 第16-17页 |
2.1.1 MSG-3 思想的简介 | 第16页 |
2.1.2 飞机系统维修大纲制定流程 | 第16-17页 |
2.2 MSG-3 与军用飞机维修大纲制订标准的对比分析 | 第17-23页 |
2.2.1 编码体系的对比 | 第17-19页 |
2.2.2 MSI鉴定原则的对比 | 第19页 |
2.2.3 民用飞机FFEC和军用飞机FMECA的对比 | 第19-20页 |
2.2.4 MSG-3 维修任务与军用飞机维修任务的对比 | 第20-23页 |
2.3 系统/动力装置分析逻辑图的对比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MSG-3 维修任务确定流程的量化方法 | 第25-52页 |
3.1 MSG-3 逻辑决断分析简介 | 第25-30页 |
3.1.1 维修任务上层分析 | 第25-27页 |
3.1.2 维修任务下层分析 | 第27-30页 |
3.2 向量法确定维修任务 | 第30-37页 |
3.2.1 增加维修任务输出的向量方法 | 第30-32页 |
3.2.2 维修工作确定公式改进 | 第32-33页 |
3.2.3 向量法在军机系统/动力装置维修工作确定上的应用 | 第33-35页 |
3.2.4 实例应用 | 第35-37页 |
3.3 网络法确定维修任务 | 第37-43页 |
3.3.1 MSG-3 系统维修任务分析的四层次网络表达方法 | 第38-39页 |
3.3.2 MSG-3 系统维修任务分析的两层次网络表达方法 | 第39-40页 |
3.3.3 两层次网络表达法的数学模型 | 第40-43页 |
3.4 灰色模糊补充算法 | 第43-50页 |
3.4.1 灰色模糊数学基础 | 第43-45页 |
3.4.2 基于专家的灰色模糊评价方法 | 第45-46页 |
3.4.3 最优解的决策 | 第46-47页 |
3.4.4 评价论域和因素论域的置换 | 第47-49页 |
3.4.5 优化决策的验证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基于灰色理论的军机故障率预测方法 | 第52-68页 |
4.1 灰色GM模型对故障率预测的适用性分析 | 第52-58页 |
4.1.1 部件常见故障概率分布模型 | 第52-55页 |
4.1.2 系统的故障率类型 | 第55-57页 |
4.1.3 灰色GM模型的适用范围 | 第57-58页 |
4.2 灰色GM模型的故障率预测优化方法 | 第58-67页 |
4.2.1 三种数据预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 | 第58-60页 |
4.2.2 适用于军机故障率预测的GM模型的优化方法 | 第60-65页 |
4.2.3 基于多目标决策的加权灰色预测模型 | 第65-6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军机维修决策和可用性评价方法 | 第68-75页 |
5.1 军机预防性维修任务成组优化方法 | 第68-71页 |
5.1.1 民机成组维修决策简介 | 第68-69页 |
5.1.2 军机的成组维修方法 | 第69-71页 |
5.2 军机可用性评价 | 第71-74页 |
5.2.1 基本可靠性、维修性指标 | 第71-72页 |
5.2.2 和平和战时可用性指标 | 第72-73页 |
5.2.3 综合性指标体系设计 | 第73-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5-76页 |
6.2 全文工作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