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发酵法制氨基酸论文

谷氨酸棒杆菌产L-色氨酸重组菌株的构建及发酵初步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引言第12页
   ·L-色氨酸的理化性质第12页
   ·L-色氨酸的应用第12-13页
     ·在医药中的应用第12-13页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第13页
     ·在饲料中的应用第13页
   ·L-色氨酸的生产方法第13-15页
     ·化学合成法和蛋白质水解法第13页
     ·微生物法第13-15页
   ·L-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代谢调节机制第15-17页
     ·L-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第15-16页
     ·L-色氨酸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第16-17页
   ·色氨酸生产菌株的育种策略第17-20页
     ·诱变育种第17-19页
     ·基因工程育种第19-20页
   ·论文的立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L-色氨酸的HPLC检测法的建立第21-27页
   ·引言第21页
   ·实验材料第21页
     ·主要试剂第21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1页
   ·实验方法第21-22页
     ·样品的预处理第21-22页
     ·色谱条件第22页
   ·结果与分析第22-26页
     ·初始条件下的进样情况第22-23页
     ·流动相比例的确定第23-24页
     ·流动相流速的确定第24-25页
     ·流动相pH值的确定第25页
     ·色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aroⅡ、trpEGD基因的过量表达及pyk基因的敲除对色氨酸合成的影响第27-58页
   ·引言第27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7-30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27-28页
     ·菌种与质粒第28页
     ·培养基第28-30页
   ·实验方法第30-44页
     ·出发菌株的鉴定第30页
     ·谷氨酸棒杆菌aroⅡ、trpEGD基因过量表达菌株的构建第30-36页
     ·谷氨酸棒杆菌pyk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第36-41页
     ·不同重组菌株的生长情况及产色氨酸能力比较第41-42页
     ·荧光定量PCR法鉴定相关基因的转录情况第42-44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4-57页
     ·出发菌株的鉴定第44-47页
     ·谷氨酸棒杆菌过量表达菌株的构建第47-50页
     ·谷氨酸棒杆菌pyk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第50-52页
     ·不同重组菌株的生长情况及产色氨酸能力比较第52-55页
     ·荧光定量PCR法鉴定相关基因的转录情况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谷氨酸棒杆菌重组菌株SPT9-trpEGD-TP-aroⅡ的发酵优化第58-68页
   ·引言第58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8页
     ·菌种第58页
     ·主要试剂第58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58页
     ·培养基第58页
   ·实验方法第58-61页
     ·种子的培养及初始发酵条件第58-59页
     ·发酵条件的优化第59页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第59页
     ·发酵过程的监测第59-61页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61-66页
     ·发酵条件的优化第61-63页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第63-64页
     ·发酵过程的监测第64-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结论与展望第68-71页
 1. 结论第68-69页
 2.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件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末酶解及其产物制备烟草香精的研究
下一篇:鞋用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