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26页 |
1.1 氢酰化反应概述 | 第10-11页 |
1.2 贵金属催化氢酰化反应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1.2.1 Rh催化氢酰化反应 | 第11-15页 |
1.2.1.1 Rh催化分子内氢酰化反应 | 第12-14页 |
1.2.1.2 Rh催化分子间氢酰化反应 | 第14-15页 |
1.2.2 Ru催化氢酰化反应 | 第15-16页 |
1.2.3 Ir催化氢酰化反应 | 第16-17页 |
1.3 非贵金属催化氢酰化反应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1.3.1 Co催化氢酰化反应 | 第17-20页 |
1.3.1.1 Co催化分子内氢酰化反应 | 第17-18页 |
1.3.1.2 Co催化分子间氢酰化反应 | 第18-20页 |
1.3.2 Ni催化氢酰化反应 | 第20-22页 |
1.3.3 其它非贵金属催化氢酰化反应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3.3.1 Fe催化C=O氢酰化反应 | 第22页 |
1.3.3.2 Cu催化氢酰化反应 | 第22-24页 |
1.4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4.1 论文选题依据 | 第24页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4.2.1 Co催化分子间C=O双键氢酰化反应体系初步探索 | 第24页 |
1.4.2.2 Co催化分子间C=O双键氢酰化反应体系机理研究 | 第24-26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2.2 实验材料及分析仪器 | 第26页 |
2.3 实验操作 | 第26-29页 |
2.3.1 催化反应操作一般步骤 | 第26-27页 |
2.3.2 酯合成反应的一般步骤 | 第27页 |
2.3.3 均相与非均相催化体系鉴定 | 第27页 |
2.3.4 氘代苯甲醛合成步骤 | 第27-28页 |
2.3.5 反应历程实时监测操作步骤 | 第28页 |
2.3.6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实验操作步骤 | 第28页 |
2.3.7 Hammett实验与动力学同位素研究操作步骤 | 第28-29页 |
2.4 本章产物表征数据 | 第29-30页 |
3 Co催化分子间C=O双键氢酰化反应体系初步探索 | 第30-46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Co催化分子内C=O氢酰化反应 | 第30-31页 |
3.3 Co催化分子间C=O氢酰化反应 | 第31-37页 |
3.3.1 催化剂及配体筛选 | 第31-33页 |
3.3.2 添加剂与溶剂筛选 | 第33-36页 |
3.3.3 最优条件适用范围考察 | 第36-37页 |
3.4 Co催化分子间酮C=O双键氢酰化反应 | 第37-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页 |
3.6 本章产物表征数据 | 第39-46页 |
4 Co催化分子间C=O双键氢酰化反应体系机理研究 | 第46-64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Co催化分子间C=O氢酰化反应历程监测 | 第46-48页 |
4.3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实验 | 第48-51页 |
4.4 H/D交换实验验证 | 第51-52页 |
4.5 交叉氘代实验 | 第52-53页 |
4.6 Hammett实验 | 第53-56页 |
4.7 动力学实验 | 第56-63页 |
4.7.1 反应级数测定 | 第56-57页 |
4.7.2 KIE值实验测定 | 第57-6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结论 | 第64-65页 |
5.2 创新点 | 第65页 |
5.3 展望 | 第65-66页 |
缩略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附录A | 第76-90页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