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深圳市南山区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课题的来源第8-9页
    1.2 劳动争议调解相关概念辨析第9页
    1.3 国内外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研究现状及分析第9-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9-11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1-13页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第13-14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第14-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研究结构第15-17页
第2章 深圳市南山区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现状第17-27页
    2.1 南山区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发展概况第17-20页
    2.2 南山区劳动争议调解的限制因素第20-24页
        2.2.1 欠薪逃匿案件多发第20-22页
        2.2.2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虚设第22-23页
        2.2.3 工资集体协商形式化第23页
        2.2.4 企业外迁与行业性用工混乱第23-24页
    2.3 南山区劳动争议的新特征第24-26页
        2.3.1 劳动报酬争议居于高位第24-25页
        2.3.2 劳动争议仲裁各有胜负第25页
        2.3.3 集体维权与法外诉求多第25-26页
        2.3.4 诉求表达方式趋理性第26页
        2.3.5 诉求内容渐趋多样化第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深圳市南山区劳动争议调解机制问题分析第27-33页
    3.1 劳动法律法规不完善第27页
    3.2 劳动争议调解的制度设计问题第27-29页
        3.2.1 劳动争议调解中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第27-28页
        3.2.2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不健全第28页
        3.2.3 劳动争议联合调解效果不好第28页
        3.2.4 劳动争议调解机制不顺第28页
        3.2.5 劳动争议调解效率不高第28-29页
    3.3 工会公信力下降第29-30页
    3.4 劳动争议调解力量不足第30-32页
        3.4.1 劳动争议调解队伍力量不足第30-31页
        3.4.2 劳动争议调解职业化水平低第31页
        3.4.3 劳动争议调解人员流动性大第31-32页
    3.5 本章总结第32-33页
第4章 完善深圳市南山区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建议第33-45页
    4.1 完善劳动争议法律法规体系第33-34页
        4.1.1 区别对待企业欠薪逃匿第33页
        4.1.2 深圳市可率先立法允许有条件罢工第33-34页
    4.2 加强维护劳动者权益机制建设第34-37页
        4.2.1 完善企业欠薪预警机制第34-35页
        4.2.2 完善“五位一体”劳动争议维权机制第35-36页
        4.2.3 借鉴宝安区经验开展劳资恳谈第36-37页
    4.3 改革工会现行机制第37-40页
        4.3.1 提高工会维权与凝聚力第37-39页
        4.3.2 完善和谐企业工作室第39-40页
        4.3.3 消除虚假协商第40页
    4.4 强化劳动争议调解力量第40-44页
        4.4.1 完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三级”到“四级”第40-42页
        4.4.2 加强劳动关系协调队伍建设第42-43页
        4.4.3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劳动争议调解第43-44页
    4.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后记第51-52页
个人简历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务员心理契约问题研究--北京市顺义区某基层机构公务员心理契约问题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基于1-阶增广树研究构造K-阶贝叶斯因果森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