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2-16页 |
1.1 棉花黄萎病概况 | 第12-13页 |
1.1.1 棉花黄萎病的危害 | 第12页 |
1.1.2 棉花黄萎病的致病机理 | 第12页 |
1.1.3 棉花黄萎病的抗病机制 | 第12-13页 |
1.2 植物WRKY家族基因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1 WRKY转录因子的特点与分类 | 第13页 |
1.2.2 WRKY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 | 第13-14页 |
1.3 VIGS技术及其应用 | 第14-15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5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2.1.1 供试植物材料 | 第16页 |
2.1.2 黄萎病菌材料 | 第16页 |
2.1.3 生化试剂 | 第16页 |
2.1.4 载体和菌株 | 第1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6-25页 |
2.2.1 棉苗种植与接菌处理 | 第16-18页 |
2.2.2 全基因组中WRKY家族基因的挖掘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8-19页 |
2.2.3 候选WRKY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19-20页 |
2.2.4 WRKY46 的功能研究 | 第20-25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5-53页 |
3.1 棉花全基因组CDNA的获取 | 第25页 |
3.2 全基因组WRKY转录因子家族鉴定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5-35页 |
3.2.1 棉花110个WRKY基因的鉴定、定位和基因重复分析 | 第25-28页 |
3.2.2 棉花WRKY家族的基因结构分析 | 第28-30页 |
3.2.3 WRKY基因家族的多重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30-34页 |
3.2.4 WRKY保守基序分析 | 第34-35页 |
3.3 WRKY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35-41页 |
3.3.1 黄萎病菌侵染下WRKY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5-40页 |
3.3.2 激素诱导下WRKY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0-41页 |
3.4 WRKY46 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46页 |
3.4.1 WRKY46 基因的扩增 | 第41页 |
3.4.2 WRKY46 基因在不同棉花品种中的序列差异分析 | 第41-42页 |
3.4.3 海岛棉和陆地棉中WRKY46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2-46页 |
3.5 WRKY46 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6-47页 |
3.5.1 WRKY46 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 第46页 |
3.5.2 黄萎病菌诱导下WRKY46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6-47页 |
3.5.3 外施激素诱导下WRKY46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7页 |
3.6 基于VIGS技术的WRKY46 基因功能研究 | 第47-53页 |
3.6.1 WRKY46 VIGS载体构建和农杆菌的转化 | 第47-48页 |
3.6.2 WRKY46 在Pima90-53 中的沉默效果检测 | 第48-49页 |
3.6.3 WRKY46 在Pima90-53 中沉默后的抗病性鉴定 | 第49-50页 |
3.6.4 WRKY46 在农大601中的功能验证 | 第50-51页 |
3.6.5 SA、JA和ET信号途径标志基因的研究 | 第51-53页 |
4. 讨论 | 第53-56页 |
4.1 全基因组数据库中WRKY家族基因的挖掘 | 第53页 |
4.2 通过转录组数据及Real-time PCR筛选WRKY基因 | 第53-54页 |
4.3 关于WRKY46 参与抗黄萎病功能研究 | 第54-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A 试验所用载体图 | 第62-63页 |
附录B 试验所用试剂配方 | 第63-6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