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1 OSEK/VDX标准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2 OSEK/VDX标准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工作内容 | 第10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0页 |
1.3.2 主要工作内容 | 第10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CAN总线和OSEK/VDX直接网络管理概述 | 第12-24页 |
2.1 CAN总线 | 第12-18页 |
2.1.1 CAN总线数据链路层介绍 | 第13-16页 |
2.1.2 CAN总线物理层 | 第16-18页 |
2.2 OSEK直接网络管理 | 第18-23页 |
2.2.1 OSEK直接网络管理的报文格式 | 第18-19页 |
2.2.2 OSEK直接网络管理的逻辑环 | 第19-20页 |
2.2.3 OSEK直接网络管理的主要状态 | 第20-21页 |
2.2.4 网络管理的主要任务 | 第21-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OSEK/VDX直接网络管理系统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 第24-31页 |
3.1 通讯网络拓扑结构图 | 第24页 |
3.2 通信网络的硬件设计 | 第24-27页 |
3.3 通信网络的软件设计 | 第27-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OSEK/VDX直接网络管理内核的设计与实现 | 第31-39页 |
4.1 需求分析 | 第31页 |
4.2 网络管理消息算法设计 | 第31-35页 |
4.2.1 Alive消息算法 | 第31-32页 |
4.2.2 Ring消息算法 | 第32-34页 |
4.2.3 Limp Home消息算法 | 第34-35页 |
4.3 基于CAN通信的OSEK直接网络管理层状态机的设计 | 第35-38页 |
4.3.1 网络管理的状态转换:从Normal状态到BusSleep状态设计 | 第36-37页 |
4.3.2 网络管理的状态转换:从LimpHome状态到BusSleep状态设计 | 第37-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和验证 | 第39-52页 |
5.1 测试方法 | 第39页 |
5.2 测试工具 | 第39页 |
5.3 测试环境 | 第39-41页 |
5.3.1 测试环境1 | 第40页 |
5.3.2 测试环境2 | 第40-41页 |
5.4 测试案例的设计 | 第41-51页 |
5.4.1 网络管理状态的测试 | 第41-46页 |
5.4.2 通讯请求和释放测试 | 第46-49页 |
5.4.3 OSEK网络管理配置测试 | 第49-50页 |
5.4.4 网络管理错误处理测试 | 第50-5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52页 |
6.2 下一步展望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