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的观点 | 第12-13页 |
·反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的观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与框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3-14页 |
·框架思路 | 第14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2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的理论分析 | 第15-20页 |
·社会医疗保险的几种模式 | 第15-17页 |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含义 | 第15页 |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的类型 | 第15-17页 |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的理由 | 第17-18页 |
·医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 | 第17页 |
·医疗服务市场的垄断性 | 第17页 |
·“逆向选择”和“撇脂行为” | 第17-18页 |
·收入再分配 | 第18页 |
·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解读 | 第18-20页 |
·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 第18-19页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第19-20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20页 |
3 山西省医疗保险制度的分析 | 第20-30页 |
·筹资水平分析 | 第20-25页 |
·山西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筹资 | 第21页 |
·山西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 | 第21-22页 |
·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 | 第22-25页 |
·补偿水平分析 | 第25-27页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偿状况 | 第25-26页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状况 | 第26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补偿状况 | 第26-27页 |
·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医疗服务 | 第27-30页 |
·医疗保险基金管理 | 第27-29页 |
·医疗服务现状 | 第29页 |
·人均卫生资源配置 | 第29-30页 |
4 山西省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差异性分析 | 第30-34页 |
·山西省现行医疗保险体系的公平性分析 | 第30-33页 |
·制度的不公平性 | 第30-31页 |
·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 | 第31-33页 |
·山西省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分析 | 第33-34页 |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 | 第33页 |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 | 第33-34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 | 第34页 |
5 山西省统筹城乡医疗保险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40页 |
·经济实力增强 | 第34-37页 |
·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加,政府财力日益增强 | 第34-35页 |
·财政收入 | 第35页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个人卫生支出 | 第35-37页 |
·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建立 | 第37-40页 |
·政府资金投入 | 第37-38页 |
·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第38-39页 |
·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 第39-40页 |
6 山西省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的路径选择及对策 | 第40-49页 |
·建立山西省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体系的构想 | 第40-42页 |
·山西省统筹城乡医疗保险的目标 | 第40页 |
·实现山西省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的原则 | 第40-42页 |
·建立山西省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体系的总思路 | 第42页 |
·山西省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 第42-45页 |
·建立统一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第42-43页 |
·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第43-44页 |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制度 | 第44-45页 |
·实现山西省医疗保险一体化进程的保障措施 | 第45-49页 |
·进一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的比重,调整政府投入方式 | 第45页 |
·扩大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筹资水平,积极促进多元化办医格局 | 第45-46页 |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 第46-47页 |
·改革筹资方式 | 第47-48页 |
·理顺管理体制 | 第48-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