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西安市城中村原住民安置住区户外邻里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1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国外主要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2 国内主要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概念界定第14-19页
        1.4.1 住区第14-15页
        1.4.2 城中村第15-16页
        1.4.3 城中村原住民第16-17页
        1.4.4 城中村原住民安置住区第17页
        1.4.5 邻里第17-18页
        1.4.6 交往第18页
        1.4.7 邻里交往空间第18-19页
        1.4.8 场所第19页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9-22页
        1.5.1 研究方法第19-21页
        1.5.2 研究框架第21-22页
2 住区邻里交往及交往空间的既往理论研究第22-48页
    2.1 居住区居民户外活动的基本类型与主要形式第22-25页
        2.1.1 居民户外活动的基本类型第22-23页
        2.1.2 居民户外活动的主要形式第23-25页
    2.2 居民户外邻里交往中的心理、行为及空间的特点第25-35页
        2.2.1 居民户外邻里交往中的心理特点第25-29页
        2.2.2 居民户外邻里交往中的行为特点第29-32页
        2.2.3 住区户外邻里交往空间的特点第32-35页
    2.3 影响城中村原住民居住环境的相关居住格局第35-43页
        2.3.1 传统农村聚落及新农村社区第35-39页
        2.3.2 城中村第39-41页
        2.3.3 城市住区第41-43页
    2.4 城中村原住民安置住区常见类型第43-45页
        2.4.1 纯安置房型住区(非混合型)第43-44页
        2.4.2 安置房、商品房混合型住区(混合型与半混合型)第44-45页
    2.5 小结第45-48页
3 城中村安置住区原住民与非安置住区居民户外邻里交往行为对比研究第48-90页
    3.1 城中村安置住区原住民与非安置住区居民户外邻里交往行为调研第48-77页
        3.1.1 调研对象及地点第48-49页
        3.1.2 调研方法第49-50页
        3.1.3 城中村安置住区原住民户外邻里交往行为调研情况第50-63页
        3.1.4 非城中村原住民安置住区居民户外邻里交往行为调研情况第63-77页
    3.2 城中村安置住区原住民与非安置住区居民户外邻里交往行为对比分析第77-81页
        3.2.1 基于调研问卷对比分析第77-80页
        3.2.2 基于行为观察对比分析第80-81页
    3.3 城中村安置住区原住民户外邻里交往行为的特殊性分析第81-87页
        3.3.1 户外活动节奏缓慢、闲暇时间较多第82-83页
        3.3.2 户外小群聚集数量多第83页
        3.3.3 邻里间互助性强第83-84页
        3.3.4 习惯在住宅单元前活动第84-85页
        3.3.5 宴席、演艺等公共文化活动的聚集第85-86页
        3.3.6 棋牌类活动比例高第86-87页
        3.3.7 原住民有着在环境中展现集体记忆的基础第87页
    3.4 小结第87-90页
4 城中村原住民安置住区户外邻里交往空间设计策略及实践第90-104页
    4.1 城中村原住民安置住区户外空间现存问题第90-92页
        4.1.1 空间领域性与私密性较弱第90页
        4.1.2 空间形式单一第90-91页
        4.1.3 公共设施布设不合理第91页
        4.1.4 设计及施工水平粗糙第91-92页
    4.2 城中村原住民安置住区户外邻里交往空间设计策略第92-97页
        4.2.1 提供户外公共文化演艺等聚集场所第92页
        4.2.2 丰富住宅单元前活动空间第92-94页
        4.2.3 提供多个小群体的聚集空间第94页
        4.2.4 着重考虑空间的棋牌娱乐功能第94页
        4.2.5 不能忽视非机动车的停放需求第94-95页
        4.2.6 考虑设置果蔬种植场地第95页
        4.2.7 展现村民集体记忆要素第95-96页
        4.2.8 考虑建造成本的经济性第96-97页
    4.3 城中村原住民安置住区户外邻里交往空间设计实践第97-103页
        4.3.1 兰池佳苑安置住区项目背景第97页
        4.3.2 场地优劣势第97页
        4.3.3 设计主题、风格及原则第97-98页
        4.3.4 总体设计思路第98-103页
    4.4 小结第103-104页
5 结论第104-108页
    5.1 城中村原住民安置住区户外空间现存问题第104页
    5.2 城中村原住民户外邻里交往活动的特征总结第104-105页
    5.3 城中村原住民安置住区户外邻里交往空间设计策略的提出第105-108页
致谢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2页
附录1图片索引第112-116页
附录2表格索引第116-118页
附录3安置住区及城市商业住区居民户外邻里交往行为调研问卷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化
下一篇: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脊柱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