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地区社会学论文--城市社会学论文

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化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3 区域城市网络化及其相关研究进展第14-21页
        1.3.1 区域空间结构第14页
        1.3.2 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第14-15页
        1.3.3 网络体系第15页
        1.3.4 国外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5 国内研究进展第17-20页
        1.3.6 小结第20-21页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2章 研究区域、数据和方法第23-28页
    2.1 研究区域第23页
    2.2 研究数据第23-24页
    2.3 研究方法第24-28页
        2.3.1 城市对外服务能力模型第24-25页
        2.3.2 重力模型和隶属度第25-26页
        2.3.3 最大引力连接线第26页
        2.3.4 城市总吸引力模型第26页
        2.3.5 度数中心度模型第26-28页
第3章 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联系分析第28-46页
    3.1 长三角地区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第28-30页
    3.2 基于重力模型的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第30-38页
        3.2.1 江苏省内城市经济联系第30-34页
        3.2.2 浙江省内城市经济联系第34-37页
        3.2.3 上海市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的影响程度第37-38页
    3.3 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联系演化第38-45页
    3.4 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空间联系分析第46-63页
    4.1 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分析第46-49页
        4.1.1 基于最大引力线的城市网络第46-48页
        4.1.2 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节点层级分析第48-49页
    4.2 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演化分析第49-62页
        4.2.1 长三角城市网络引力结构分析第49页
        4.2.2 城市网络结构联系隶属度第49-55页
        4.2.3 城市网络结构特征第55-61页
        4.2.4 城市网络中心度分析第61-62页
    4.3 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不同视角的长三角城市网络研究评述第63-66页
    5.1 企业视角的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研究第63-64页
    5.2 信息视角的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研究第64页
    5.3 经济视角的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研究第64-65页
    5.4 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结论与讨论第66-69页
    6.1 结论第66-67页
    6.2 讨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D-IBS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西安市城中村原住民安置住区户外邻里交往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