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9页 |
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2.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第17-19页 |
第3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3.1 区域物流 | 第19-22页 |
3.1.1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3.1.2 区域物流的特征 | 第20-21页 |
3.1.3 区域物流与其他物流的比较 | 第21-22页 |
3.2 物流节点 | 第22-24页 |
3.2.1 物流节点的概念 | 第22-23页 |
3.2.2 物流节点的类型 | 第23-24页 |
3.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3.3.1 增长极理论 | 第24-25页 |
3.3.2 核心边缘理论 | 第25-27页 |
3.3.3 点—轴理论 | 第27-29页 |
第4章 山西省区域物流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第29-49页 |
4.1 研究区概况 | 第29-34页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9-31页 |
4.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1-32页 |
4.1.3 山西省物流业发展现状 | 第32-33页 |
4.1.4 山西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4-38页 |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4-36页 |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第36-37页 |
4.2.3 指标选取 | 第37-38页 |
4.3 数据处理与模型建立 | 第38-43页 |
4.3.1 指标数据标准化 | 第38-39页 |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9-42页 |
4.3.3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4.4 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43-49页 |
4.4.1 计算过程 | 第43-47页 |
4.4.2 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第5章 山西省区域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 第49-53页 |
5.1 山西省区域物流节点划分 | 第49-50页 |
5.2 山西省区域物流节点优化 | 第50-51页 |
5.3 山西省区域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 第51-53页 |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 第53-55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3页 |
6.2 不足与讨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