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教学研究和改革论文

缄默知识的教学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10-28页
    一、研究缘起第10-14页
    二、核心概念界定第14-17页
    三、文献综述第17-24页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五、研究设计第25-28页
第一章 缄默知识参与教学的必要性阐释第28-38页
    一、历史剖析—一切知识都具有缄默性第28-31页
        (一)缄默知识具有显性符号无法与之匹配的广博意蕴第28-30页
        (二)缄默知识是一种符合“逻各斯”和“努斯”的非理性知识第30-31页
    二、动态考量—关系视角下缄默知识的认知价值定位第31-33页
        (一)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联系第32页
        (二)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第32-33页
    三、静态审视—缄默知识对教学主体的价值诉求第33-38页
        (一)缄默知识在教学中的分类第34-35页
        (二)缄默知识对教学主体的价值剖析第35-38页
第二章 缄默知识教学困境揭示第38-48页
    一、缄默知识在教学中被遮蔽第38-41页
    二、缄默知识教学中主体偏见的干扰第41-44页
    三、缄默知识教学中知识“负迁移”现象涌现第44-48页
第三章 缄默知识教学困境归因第48-57页
    一、缄默知识的本体制约第48-49页
    二、教学主体的制约第49-52页
        (一)学生认知和思维水平在当下的有限性第50-51页
        (二)教师没有在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构建“意义场”第51-52页
    三、教学“刚性”时空环境的客体制约第52-53页
    四、教学中异化的社会学现象的制约第53-57页
        (一)教师权威压榨缄默知识的“话语权”第53-54页
        (二)显性知识的功利价值驱使缄默知识被抽离第54-57页
第四章 走出缄默知识教学困境的策略思考第57-80页
    一、革新教师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第58-73页
        (一)“让学者”对缄默知识教学价值的觉知与觉醒第59-60页
        (二)“让学者”深度教学使学生和缄默知识间建构本真关系第60-73页
            1.创设情境教学,在问题情境中激活缄默知识第62-64页
            2.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活动中激活缄默知识第64-66页
            3.提高教学艺术,在艺术化的氛围中激活缄默知识第66-71页
                (1)运用语言与非语言表达艺术,促使缄默知识显性化第66-69页
                (2)运用教学启发艺术,激活缄默知识第69-71页
            4.调控两个关键点:教学倾听和教学时机第71-73页
                (1)通过教学倾听判断学生已有缄默知识第71-72页
                (2)把握激活缄默知识的最佳时机第72-73页
    二、透过学生“内隐学习”“自组织”地激活缄默知识第73-75页
    三、对话教学中思维共振和情感共鸣可有效激活缄默知识第75-80页
结语:教学中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的“拿捏”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9页
后记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营改增”对A建筑公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初中蒙古语文写作研究--前旗第五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