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相关理论 | 第16-23页 |
2.1 继电保护系统的构成 | 第16页 |
2.2 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分析 | 第16-17页 |
2.3 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 | 第17-23页 |
2.3.1 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的基本思想 | 第17-18页 |
2.3.2 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类型 | 第18-19页 |
2.3.3 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方法 | 第19-20页 |
2.3.4 状态检修的主要技术支持 | 第20-23页 |
第3章 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23-38页 |
3.1 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3-24页 |
3.2 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评价指标 | 第24-27页 |
3.2.1 常用状态评价指标 | 第24页 |
3.2.2 硬件状态评价指标分析 | 第24-26页 |
3.2.3 软件状态评价指标 | 第26-27页 |
3.3 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评价的方法 | 第27-31页 |
3.3.1 GO法 | 第27-29页 |
3.3.2 故障树分析法 | 第29页 |
3.3.3 马尔科夫分析法 | 第29-31页 |
3.4 继电保护系统的状态评价 | 第31-38页 |
3.4.1 硬件系统状态评价 | 第31-34页 |
3.4.2 软件系统状态评价 | 第34-35页 |
3.4.3 系统综合可靠性模型 | 第35-38页 |
第4章 基于基础数据的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应用 | 第38-50页 |
4.1 项目介绍 | 第38-39页 |
4.2 基础性资料的收集 | 第39-41页 |
4.3 检修决策前的状态评价 | 第41-42页 |
4.4 状态信息的有效期 | 第42页 |
4.5 巡检项目和巡检周期 | 第42-45页 |
4.6 试验项目的确定 | 第45-47页 |
4.7 继电保护的状态评价及检修周期的确定 | 第47-48页 |
4.8 模型分析 | 第48-50页 |
第5章 基于在线监测技术的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试行 | 第50-63页 |
5.1 在线监测技术提高状态检修可靠性 | 第50页 |
5.2 保护操作回路在线监测 | 第50-54页 |
5.2.1 断路器在线监测技术指标 | 第50-51页 |
5.2.2 后台通讯的实现 | 第51页 |
5.2.3 断路器在线监测接线方式 | 第51-53页 |
5.2.4 断路器检测方法步骤 | 第53-54页 |
5.3 站控层设备在线监测 | 第54-56页 |
5.3.1 二次保护设备检测系统特点 | 第54-55页 |
5.3.2 站控层设备在线监测 | 第55-56页 |
5.4 间隔层设备在线监测 | 第56-62页 |
5.4.1 间隔层设备在线监测简介 | 第56-57页 |
5.4.2 间隔层设备在线监测实施 | 第57-61页 |
5.4.3 实施效果 | 第61-62页 |
5.5 可扩展功能 | 第62-63页 |
第6章 总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