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中国烟粉虱生物型分布、带毒率及抗药性监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17页
    1.1 烟粉虱第12-13页
        1.1.1 烟粉虱概况第12页
        1.1.2 烟粉虱分类地位第12页
        1.1.3 烟粉虱入侵历史第12-13页
    1.2 烟粉虱传播双生病毒—TYLCV第13-14页
        1.2.1 双生病毒概述第13页
        1.2.2 TYLCV爆发历史及危害第13-14页
        1.2.3 TYLCV的传播方式第14页
        1.2.4 烟粉虱-TYLCV-植物互作第14页
    1.3 烟粉虱传播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CYV第14-15页
    1.4 烟粉虱与抗药性第15-16页
    1.5 本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1 研究目的第16页
        1.5.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烟粉虱生物型分布动态第17-3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7-19页
        2.1.1 主要试剂第17页
        2.1.2 主要仪器第17-18页
        2.1.3 烟粉虱样本的采集第18页
        2.1.4 烟粉虱生物型鉴定第18-19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9-23页
        2.2.1 酶切方法及mt COI测序方法鉴定烟粉虱生物型结果第19-20页
        2.2.2 2013和2014年B型和Q型烟粉虱在我国的分布情况第20-23页
    2.3 讨论第23-26页
    附表第26-32页
第三章 烟粉虱携带TYLCV和CCYV带毒率监测第32-4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2-34页
        3.1.1 田间烟粉虱样本的采集第32页
        3.1.2 田间烟粉虱番茄种群样本的生物型鉴定及携带TYLCV监测第32-33页
        3.1.3 田间烟粉虱瓜类种群样本的所携带CCYV的检测第33-3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4-37页
        3.2.1 田间烟粉虱携带TYLCV带毒率监测结果第34-36页
        3.2.2 田间烟粉虱携带CCYV带毒率监测结果第36-37页
    3.3 讨论第37-38页
    附表第38-41页
第四章 田间烟粉虱卵、若虫和成虫抗药性监测第41-5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4.1.1 供试药剂第41页
        4.1.2 烟粉虱虫源第41页
        4.1.3 烟粉虱成虫毒力测定方法第41-42页
        4.1.4 烟粉虱卵的毒力测定方法(浸卵和浸茎)第42页
        4.1.5 烟粉虱若虫的毒力测定方法(浸虫和浸茎)第42页
        4.1.6 数据分析第42-43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3-44页
        4.2.1 2013年五个田间烟粉虱成虫抗药性监测结果第43页
        4.2.2 2013年五个田间烟粉虱若虫抗药性监测结果第43页
        4.2.3 2013年五个田间烟粉虱卵抗药性监测结果第43页
        4.2.4 2014年七个田间烟粉虱成虫抗药性监测结果第43页
        4.2.5 2014年七个田间烟粉虱若虫抗药性监测结果第43-44页
        4.2.6 2014年七个田间烟粉虱卵抗药性监测结果第44页
    4.3 讨论第44-46页
    附表第46-52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52-54页
    5.1 烟粉虱生物型田间分布动态第52页
    5.2 烟粉虱携带TYLCV和CCYV带毒率监测第52页
    5.3 田间烟粉虱卵、若虫和成虫抗药性监测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合理分配研究
下一篇:胎盘β-连环素与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发病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