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阿尔贝特·施韦泽生命本位伦理思想探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 第13-20页 |
第一节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3-16页 |
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文化的衰落 | 第13-14页 |
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第14-15页 |
三、动物福利运动的兴起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6-20页 |
一、基督教博爱思想的熏陶 | 第16页 |
二、人道主义传统的思考 | 第16-18页 |
三、东方伦理思想的影响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内涵 | 第20-32页 |
第一节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架构 | 第20-24页 |
一、依据:生命的普遍联系 | 第20-21页 |
二、目标:生命意志的休戚与共 | 第21-22页 |
三、途径:有深度的自由思想 | 第22-23页 |
四、原则:肯定世界和生命、伦理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特征 | 第24-28页 |
一、生命价值的平等性 | 第24-25页 |
二、敬畏生命的完整性 | 第25-26页 |
三、道德责任的无限性 | 第26-27页 |
四、非认识论性质和动机论特征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与文化的关系 | 第28-32页 |
一、敬畏生命与文化进步 | 第28-29页 |
二、敬畏生命与文化国家 | 第29-30页 |
三、敬畏生命与文化世界观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对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评价 | 第32-42页 |
第一节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意义 | 第32-34页 |
一、打破人类中心主义传统 | 第32-33页 |
二、生态伦理学的奠基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局限 | 第34-37页 |
一、理论的片面性 | 第34-35页 |
二、神秘主义色彩 | 第35-36页 |
三、实践困惑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37-42页 |
一、建构生态文明的世界观 | 第37-38页 |
二、确立奉献人类的人生观 | 第38-39页 |
三、发扬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 第39-40页 |
四、重视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心生活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