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页 |
1.4 氧气吸入器简介 | 第12-13页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氧气吸入器噪声与降噪设计 | 第15-27页 |
2.1 噪音感受分析 | 第15-16页 |
2.2 声音的度量 | 第16-23页 |
2.2.1 声强、声压、声功率 | 第16-17页 |
2.2.2 声强级、声压级、声功率级 | 第17-18页 |
2.2.3 声压级的叠加 | 第18页 |
2.2.4 响度和响度级 | 第18-19页 |
2.2.5 计权声级 | 第19-20页 |
2.2.6 频谱和频带声压级 | 第20-23页 |
2.2.7 噪声控制常用方案 | 第23页 |
2.3 氧气吸入器降噪设计 | 第23-25页 |
2.3.1 Pro/E简介 | 第23-24页 |
2.3.2 氧气吸入器及头帽建模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FLUENT、流体力学及流体声学基本理论 | 第27-43页 |
3.1 FLUENT | 第27-33页 |
3.1.1 FLUENT简介 | 第27页 |
3.1.2 多相流模型 | 第27-29页 |
3.1.3 湍流及其他模型 | 第29-31页 |
3.1.4 离散方法 | 第31-32页 |
3.1.5 SIMPLE、SIMPLEC、PISO算法简介 | 第32-33页 |
3.2 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第33-38页 |
3.2.1 计算流体力学 | 第33-34页 |
3.2.2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 第34-37页 |
3.2.3 流体运动基本形式 | 第37-38页 |
3.3 流体声学基本理论 | 第38-42页 |
3.3.1 流场中的声源 | 第38-39页 |
3.3.2 Lighthill声波动方程 | 第39-40页 |
3.3.3 Lighthill-Cure方程 | 第40-41页 |
3.3.4 Ffowcs Williams-Hawking方程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湿化瓶内气泡运动分析 | 第43-53页 |
4.1 气泡生成体积计算 | 第43-46页 |
4.2 气泡脱气频率 | 第46-47页 |
4.3 气泡运动形态 | 第47-50页 |
4.3.1 单气泡运动形态 | 第47-49页 |
4.3.2 气泡流运动形态 | 第49-50页 |
4.4 上升气泡的末速度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仿真分析 | 第53-75页 |
5.1 氧气吸入器工况及仿真参数的设置 | 第53-55页 |
5.1.1 氧气吸入器工况 | 第53页 |
5.1.2 仿真参数的设置 | 第53-55页 |
5.2 网格中气泡位置的确定 | 第55-57页 |
5.3 噪声数值计算 | 第57-58页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8-73页 |
5.4.1 头帽小孔半径为1.0mm时仿真结果分析 | 第58-63页 |
5.4.2 头帽小孔半径为1.5mm时仿真结果分析 | 第63-67页 |
5.4.3 头帽小孔半径为2.0mm时仿真结果分析 | 第67-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实验分析 | 第75-87页 |
6.1 实验装置简介与连接 | 第75-78页 |
6.2 实验过程与分析总结 | 第78-8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4-8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7.1 总结 | 第87-88页 |
7.2 展望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