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的分析与检验论文

基于LIBS的气力输送煤粉成分快速检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煤质快速检测的意义第11-12页
    1.2 煤粉成分检测方法第12-13页
    1.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在煤质检测中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安排第14-16页
第2章 LIBS技术原理及实验装置第16-26页
    2.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简介第16-20页
        2.1.1 技术原理第16-17页
        2.1.2 光谱产生机制第17-18页
        2.1.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定量分析方法第18-19页
        2.1.4 LIBS技术的特点第19-20页
    2.2 LIBS检测的实验系统设计第20-21页
    2.3 实验主要装置设备介绍第21-24页
        2.3.1 气力输送装置第21页
        2.3.2 激光光源第21-23页
        2.3.3 收光、分光装置第23-24页
        2.3.4 数据分析系统第24页
    2.4 实验样品配备及实验过程第24-25页
        2.4.1 实验样品配备第24-25页
        2.4.2 实验过程第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光谱数据预处理与分析第26-34页
    3.1 谱线处理第26-29页
        3.1.1 LIBS激光与煤粉颗粒流作用的光谱特征第26-27页
        3.1.2 谱线筛选第27-29页
    3.2 基于遗传算法光谱分离识别第29-33页
        3.2.1 遗传算法原理第29-30页
        3.2.2 光谱重叠峰分解与拟合第30-32页
        3.2.3 谱线归属标定第32-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粒径对激光诱导煤粉颗粒流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第34-42页
    4.1 实验方案第34-35页
        4.1.1 样品配备第34-35页
        4.1.2 实验过程第35页
    4.2 等离子体特性第35-37页
        4.2.1 等离子体温度第35-36页
        4.2.2 电子密度第36页
        4.2.3 谱线强度第36-37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7-41页
        4.3.1 不同粒径下等离子体温度和电子密度第37-39页
        4.3.2 等离子体光谱分析第39-40页
        4.3.3 元素分析检出限第40-41页
        4.3.4 结果分析第41页
    4.4 结论第41-42页
第5章 煤粉成分的定量分析第42-53页
    5.1 煤中主要元素成分选取第42-45页
        5.1.1 主成分选取第42-44页
        5.1.2 光谱主成分个数确定及分析第44页
        5.1.3 评价指标第44-45页
    5.2 煤的工业分析第45-52页
        5.2.1 煤中水分测定第45-46页
        5.2.2 煤中灰分的定量分析第46-49页
        5.2.3 煤中挥发分的定量分析第49-50页
        5.2.4 煤中固定碳的定量分析第50-52页
    5.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导师简介第60-61页
作者简介第61-6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冷轧机辊缝位置精确控制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教师薪酬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