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原由 | 第9-12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一、对期满大学生村官出路困境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对期满大学生村官出路困境原因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对期满大学生村官出路的对策研究 | 第14-16页 |
四、国外相关政策综述及评价 | 第16-18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18页 |
二、比较研究法 | 第18页 |
三、文献检索法 | 第18页 |
四、人物访谈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期满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相关政策与理论梳理 | 第19-25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第19-20页 |
二、公共服务动机理论 | 第20-21页 |
三、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 第21页 |
第二节 大学生村官政策研究与区域界定 | 第21-25页 |
一、大学生村官 | 第21-22页 |
二、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规划 | 第22-23页 |
三、云南民族地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云南省期满大学生村官出路特点分析 | 第25-34页 |
第一节 云南省期满大学生村官选聘 | 第25-29页 |
一、云南省大学生村官的选聘人数 | 第25-26页 |
二、云南省大学生村官再就业动机特点调查 | 第26-27页 |
三、云南省期满大学生村官对政策满意度调查 | 第27-28页 |
四、云南省期满大学生村官实际出路分析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云南省期满大学生村官出路的困境分析 | 第29-34页 |
一、对期满大学生村官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29-30页 |
二、“五条出路”分流不畅问题调查分析 | 第30-34页 |
(一) 留村任职 | 第30-31页 |
(二) 考录公务员 | 第31页 |
(三) 自主创业 | 第31-32页 |
(四) 另行择业 | 第32-33页 |
(五) 深造学习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对云南民族地区期满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SWOT分析 | 第34-43页 |
第一节 云南省期满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优势(Strengths) | 第35-37页 |
一、政府鼓励留村任职 | 第35页 |
二、政策向公务员招录略有倾斜 | 第35-36页 |
三、自主创业平台广阔 | 第36-37页 |
四、支持企事业定向招录 | 第37页 |
五、吃苦耐劳的品性受欢迎 | 第37页 |
第二节 云南省期满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劣势(Weakness) | 第37-40页 |
一、政策不完善,村官留任遇瓶颈 | 第37-38页 |
二、传统观念重,公务员岗位少竞争大 | 第38页 |
三、资金筹集难,自主创业难推动 | 第38-39页 |
四、产业发展滞后,企业用人总量需求少 | 第39-40页 |
五、自身条件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 第40页 |
第三节 云南省期满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 第40-41页 |
一、政府重视,多项措施助推大学生村官另行择业 | 第40-41页 |
二、电商崛起,为云南大学生村官带来商机 | 第41页 |
第四节 云南省期满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挑战(Threats)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影响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因素 | 第43-48页 |
第一节 政策层面的困境 | 第43-45页 |
一、政策制度问题 | 第43-44页 |
二、政策执行困境 | 第44-45页 |
第二节 社会层面的支持困境 | 第45-46页 |
一、思想禁锢,缺少家庭支持 | 第45页 |
二、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持 | 第45-46页 |
三、社会对大学生村官期望过高 | 第46页 |
第三节 个人层面的能力困境 | 第46-48页 |
一、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 | 第46页 |
二、自身综合能力不足 | 第46-47页 |
三、再次就业态度不端正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疏通云南省大学生村官发展道路 | 第48-59页 |
第一节 政府:细化职业发展体系,优化政府支持系统 | 第48-53页 |
一、完善期满大学生村官留任机制 | 第48-49页 |
二、多项措施提升期满大学生村官公务员报考成功率 | 第49-50页 |
三、建立创业服务支持体系 | 第50-51页 |
四、建立企事业单位对期满大学生村官的特招体系 | 第51-52页 |
五、多方支持继续深造 | 第52-53页 |
第二节 社会:整合多方力量,推动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 | 第53-55页 |
一、农村基层:完善村官就业培养机制 | 第53-54页 |
二、社会组织:提供更多的职业岗位 | 第54-55页 |
三、信息媒体:打造良性有序娱乐环境 | 第55页 |
第三节 自身:提升自我,积极理性择业 | 第55-59页 |
一、基于实践,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 第56页 |
二、转变观念,拓宽期满出路选择渠道 | 第56-57页 |
三、挑战自我,开辟再就业新途径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9页 |
附录A | 第63-66页 |
附录B | 第66-68页 |
附录C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