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辉腾锡勒高平原生态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意义、目的第11-13页
        1.2.1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2 研究目的第12页
        1.2.3 本论文拟探讨的科学问题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21页
        1.3.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4页
        1.3.2 产草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3 土壤碳储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4 生态系统服务的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第16-21页
            1.3.4.1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4.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第17-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第21-26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1-24页
        2.1.1 地理位置第21页
        2.1.2 自然条件第21-23页
            2.1.2.1 地貌特征第21-22页
            2.1.2.2 气候特征第22页
            2.1.2.3 土壤植被第22-23页
        2.1.3 风力资源及利用现状第23-24页
            2.1.3.1 风力资源第23页
            2.1.3.2 利用现状第23-24页
    2.2 研究内容第24页
    2.3 采用的技术路线第24-26页
第三章 辉腾锡勒高平原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第26-38页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26-29页
        3.1.1 数据来源第26页
        3.1.2 数据处理第26-29页
            3.1.2.1 建立解译标志第26-28页
            3.1.2.2 信息提取第28-29页
    3.2 研究方法第29-3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0-36页
        3.3.1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的趋势及速率第30-31页
        3.3.2 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的方向及总量第31-36页
    3.4 本节讨论第36-38页
第四章 辉腾锡勒高平原产草量与理论载畜量估算第38-41页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38-39页
        4.1.1 数据来源第38页
        4.1.2 数据处理第38-39页
    4.2 估算结果与分析第39-41页
第五章 辉腾锡勒高平原碳储量的估算第41-53页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41-48页
        5.1.1 土地利用图处理第41-42页
        5.1.2 土壤-有机碳密度值的汇总第42-47页
        5.1.3 碳密度汇总第47-48页
    5.2 估算结果与分析第48-53页
        5.2.1 碳储量的时间系列上的变化第48-50页
        5.2.2 碳储量空间分布的变化第50-53页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第53-56页
    6.1 讨论第53页
    6.2 结论第53-55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第60-62页
    表格目录第60-61页
    图件目录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哈维新帝国主义理论视野下的全球化特征分析
下一篇:大米品种对产地溯源判别正确率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