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的相关政策 | 第18-22页 |
2.1 医疗保险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2.1.1 医疗保险的概念 | 第18-19页 |
2.1.2 医疗保险的模式 | 第19页 |
2.2 医疗保险基金 | 第19-20页 |
2.2.1 医疗保险基金的概念 | 第19-20页 |
2.2.2 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 | 第20页 |
2.2.3 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 | 第20页 |
2.3 医疗保险基金平衡运行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酒泉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现状 | 第22-31页 |
3.1 酒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第22-27页 |
3.1.1 酒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3.1.2 酒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 第23-24页 |
3.1.3 酒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 第24-27页 |
3.2 酒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第27-29页 |
3.2.1 酒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发展历程 | 第27页 |
3.2.2 酒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 第27-28页 |
3.2.3 酒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 第28-29页 |
3.3 酒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比较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酒泉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平衡运行分析 | 第31-46页 |
4.1 酒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平衡运行分析 | 第31-41页 |
4.1.1 酒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收入因素分析 | 第31-32页 |
4.1.2 酒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收入模型 | 第32-35页 |
4.1.3 酒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出因素分析 | 第35-37页 |
4.1.4 酒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出模型 | 第37-40页 |
4.1.5 酒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收支平衡分析 | 第40-41页 |
4.2 酒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平衡运行分析 | 第41-45页 |
4.2.1 酒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基金收入因素分析 | 第41页 |
4.2.2 酒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基金收入模型 | 第41-42页 |
4.2.3 酒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基金支出因素分析 | 第42-43页 |
4.2.4 酒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基金支出模型 | 第43-44页 |
4.2.5 酒泉市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基金收支平衡分析 | 第44-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酒泉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6-49页 |
5.1 酒泉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5.1.1 基金收支不平衡 | 第46页 |
5.1.2 基金利用效率低 | 第46页 |
5.1.3 基金收入缺乏制度保障 | 第46-47页 |
5.1.4 人均住院医疗费用增速较快 | 第47页 |
5.2 酒泉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47-48页 |
5.2.1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统筹层次过低 | 第47页 |
5.2.2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目标不清晰 | 第47-48页 |
5.2.3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缺乏法制保障 | 第48页 |
5.2.4 基金监管力度不够 | 第4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酒泉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平衡运行的对策 | 第49-53页 |
6.1 逐步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 | 第49-50页 |
6.1.1 提高统筹层次的实践意义 | 第49页 |
6.1.2 规范医疗保险经办流程 | 第49页 |
6.1.3 提高医疗保险经办信息化水平 | 第49-50页 |
6.2 落实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 | 第50页 |
6.3 降低个人帐户划入金额 | 第50页 |
6.4 不断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 第50-51页 |
6.5 加强对协议医疗机构的监管 | 第51-52页 |
6.5.1 进一步落实协议医疗机构等级管理制度 | 第51-52页 |
6.5.2 探索建立医保医师制度和全科医师制度 | 第52页 |
6.5.3 加强对协议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 | 第52页 |
6.5.4 探索建立医保双方谈判机制 | 第52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