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苔藓植物主要特征 | 第11页 |
1.2 苔藓植物分类学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1.2.1 经典形态学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2.2 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3 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孢子体组织培养研究概述 | 第16-17页 |
1.3.2 配子体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第二章 短叶对齿藓复合群的分类学研究 | 第19-47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1 文献检索、模式标本借阅和普通标本的采集与借阅 | 第19-20页 |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0页 |
2.1.3 标本鉴定方法 | 第20-21页 |
2.1.4 分子系统学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2.2 结果 | 第24-44页 |
2.2.1 基于形态学研究的分类学处理 | 第24-40页 |
2.2.2 基于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结果 | 第40-44页 |
2.3 讨论 | 第44-47页 |
2.3.1 短叶对齿藓 | 第45-46页 |
2.3.2 心叶对齿藓 | 第46页 |
2.3.3 土生对齿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短叶对齿藓的组织培养研究 | 第47-67页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7-51页 |
3.1.1 苔藓材料 | 第47页 |
3.1.2 培养条件 | 第47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47-48页 |
3.1.4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 第48-49页 |
3.1.5 孢子表面消毒方法的筛选 | 第49-50页 |
3.1.6 孢子萌发及原丝体发育适宜培养基的筛选 | 第50页 |
3.1.7 激素对原丝体发育与芽体形成的影响 | 第50-51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51-64页 |
3.2.1 孢子最适消毒方法的筛选 | 第51-53页 |
3.2.2 不同的培养基中孢子萌发与原丝体发育结果 | 第53-60页 |
3.2.3 激素处理结果 | 第60-64页 |
3.3 讨论 | 第64-67页 |
3.3.1 外植体材料的消毒 | 第64-65页 |
3.3.2 不同培养基中孢子萌发及原丝体的发育 | 第65-66页 |
3.3.3 孢子萌发到配子体形成时各个阶段的特点 | 第66页 |
3.3.4 孢子萌发类型的界定 | 第66-67页 |
3.3.5 激素添加对原丝体生长的影响 | 第6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