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世界的旁观者--仇英绘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1.引言 | 第9-10页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3.研究现状回顾 | 第10-12页 |
4.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仇英与明代社会 | 第14-19页 |
1.1 明代社会阶层等级划分 | 第14-16页 |
1.2 仇英身份的特殊性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文质兼美、能俗能雅——仇英独特的绘画风格 | 第19-37页 |
2.1 仇英绘画题材的选择 | 第19-32页 |
2.1.1 文人闲居隐逸 | 第19-21页 |
2.1.2 诗赋文学 | 第21-23页 |
2.1.3 历史故事 | 第23-25页 |
2.1.4 文人仕女 | 第25-27页 |
2.1.5 社会风俗 | 第27-30页 |
2.1.6 神仙传说 | 第30-31页 |
2.1.7 综论 | 第31-32页 |
2.2 仇英独特的绘画风格特点 | 第32-35页 |
2.2.1 劲健雄放的南宋院体面貌 | 第32-33页 |
2.2.2 灵活放逸的吴派笔墨意韵 | 第33-34页 |
2.2.3 工整精艳与文雅清新并存 | 第34-35页 |
2.3 仇英绘画风格雅化 | 第35-37页 |
2.3.1 “细笔”之外的“粗简”水墨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仇英独特绘画风格的生成 | 第37-45页 |
3.1 绘画师承及交游 | 第37-39页 |
3.2 收藏家与赞助人 | 第39-41页 |
3.3 社会审美风尚与市民阶层审美趣味 | 第41-42页 |
3.4 仇英的摹古与创新 | 第42-45页 |
第四章 仇英绘画的定位 | 第45-58页 |
4.1 仇英其人及其绘画的定位 | 第45-48页 |
4.1.1 行家?利家? | 第45-46页 |
4.1.2 院体画?文人画? | 第46-48页 |
4.2 历代对仇英的评价 | 第48-54页 |
4.2.1 明代对仇英绘画的评价及分析 | 第48-51页 |
4.2.2 清代对于仇英艺术的评价及分析 | 第51-52页 |
4.2.3 新文化运动前后对仇英绘画的评价及分析 | 第52-54页 |
4.3 仇英绘画艺术的评价 | 第54-58页 |
第五章 余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