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类校本课程《泰山文化》的开发与实践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7-10页 |
| 一、选题来源及依据 | 第7-8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8-10页 |
|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0页 |
| 第一章 地域文化类校本课程的概述 | 第10-11页 |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课程的探究创新 | 第11页 |
| 第二章 地域文化类校本课程《泰山文化》的开发 | 第11-15页 |
| 第一节 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课程目标 | 第13-14页 |
| 第三节 开发原则 | 第14-15页 |
| 第三章 地域文化类校本课程《泰山文化》的实施 | 第15-41页 |
| 第一节 课程设置安排 | 第15-16页 |
| 第二节 课程实施原则 | 第16页 |
| 第三节 教学设计案例 | 第16-27页 |
| 一、“五岳独尊的泰山”教学设计 | 第16-17页 |
| 二、“历史长河的泰山”教学设计 | 第17-19页 |
| 三、“自然世界的泰山”教学设计 | 第19-22页 |
| 四、“艺术世界的泰山”教学设计 | 第22-24页 |
| 五、“宗教世界的泰山”教学设计 | 第24-25页 |
| 六、“名人圣贤的泰山”教学设计 | 第25页 |
| 七、“人民心中的泰山”教学设计 | 第25-26页 |
| 八、“精神世界的泰山”教学设计 | 第26-27页 |
| 第四节 教学方法及案例 | 第27-41页 |
| 一、百家讲坛法及案例 | 第27-29页 |
| 二、问题探究法及案例 | 第29-30页 |
| 三、小组合作法及案例 | 第30-32页 |
| 四、实地考察法及案例 | 第32-33页 |
| 五、采访座谈法及案例 | 第33-35页 |
| 六、设计活动法及案例 | 第35页 |
| 七、专题研究法及案例 | 第35-37页 |
| 八、媒体教学法及案例 | 第37页 |
| 九、校园渗透法及案例 | 第37-38页 |
| 十、参观学习法及案例 | 第38-41页 |
| 第五节 教学评价准则 | 第41页 |
| 第四章 地域文化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义 | 第41-43页 |
| 一、保护传承地域文化 | 第42页 |
| 二、深入落实课程改革 | 第42页 |
| 三、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 第42-43页 |
| 四、提高师生综合素养 | 第43页 |
| 第五章 地域文化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存在问题 | 第43-44页 |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 附录 | 第45-48页 |
| 附录一 | 第45-46页 |
| 附录二 | 第46-47页 |
| 附录三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