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第一部分 | 第14-2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4-16页 |
| 1.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 1.2 仪器和方法 | 第14页 |
| 1.3 评价指标及分组方法 | 第14-15页 |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15-16页 |
| 2 结果 | 第16-18页 |
| 2.1 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大小变化 | 第16页 |
| 2.2 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声像图变化 | 第16页 |
| 2.3 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血流等级变化 | 第16-17页 |
| 2.4 不同大小病灶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 | 第17页 |
| 2.5 病灶的新辅助化疗后超声与术后病理比较 | 第17-18页 |
| 3 讨论 | 第18-20页 |
| 3.1 病灶声像图特征在分析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 | 第18页 |
| 3.2 病灶血流等级在分析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 | 第18-19页 |
| 3.3 病灶新辅助化疗后超声与术后病理比较分析 | 第19-20页 |
| 第二部分 | 第20-2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 1.1 实验对象 | 第20页 |
| 1.2 纳入标准 | 第20页 |
| 1.3 排除标准 | 第20-21页 |
| 1.4 仪器与超声造影剂 | 第21页 |
| 1.5 检查方法 | 第21页 |
| 1.6 图像分析方法 | 第21页 |
| 1.7 术后病理结果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 1.8 统计学方法 | 第22页 |
| 2 结果 | 第22-23页 |
| 2.1 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大小变化及与术后病理大小相关性 | 第22页 |
| 2.2 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超声造影增强特点变化 | 第22-23页 |
| 2.3 病灶新辅助化疗前后时间-强度曲线图参数变化 | 第23页 |
| 3 讨论 | 第23-24页 |
| 3.1 超声造影在评估乳腺癌病灶大小的意义 | 第23-24页 |
| 3.2 超声造影在评价乳癌病灶新辅助化疗相关参数的临床意义 | 第24页 |
| 结论 | 第24-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 附录 | 第27-30页 |
| 综述 | 第3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个人简历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