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9页 |
| 1.2 消像旋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 1.2.1 电子消像旋 | 第10页 |
| 1.2.2 机械消像旋 | 第10-11页 |
| 1.2.3 光学消像旋 | 第11页 |
| 1.3 消像旋技术的发展应用 | 第11-14页 |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 2 系统工作原理及总体设计 | 第16-25页 |
| 2.1 伺服控制方式选择 | 第16-17页 |
| 2.2 原理设计 | 第17-18页 |
| 2.3 系统硬件配置 | 第18-24页 |
| 2.3.1 控制处理器 | 第18-19页 |
| 2.3.2 旋转编码器 | 第19-20页 |
| 2.3.3 数据接收模块 | 第20-22页 |
| 2.3.4 电机驱动芯片 | 第22-23页 |
| 2.3.5 驱动电机 | 第23-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系统控制方法设计 | 第25-39页 |
| 3.1 PWM驱动模型 | 第25页 |
| 3.2 控制对象的机理建模 | 第25-30页 |
| 3.2.1 控制对象结构 | 第25-26页 |
| 3.2.2 控制对象数学模型 | 第26-30页 |
| 3.3 电流环模型 | 第30-33页 |
| 3.4 控制器设计 | 第33-34页 |
| 3.5 控制算法 | 第34-36页 |
| 3.6 系统模型建立 | 第36-38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4 基于DSP的硬件平台设计 | 第39-51页 |
| 4.1 系统电路模块组成 | 第39页 |
| 4.2 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 | 第39页 |
| 4.3 系统工作和图像观测平台 | 第39-40页 |
| 4.4 硬件电路设计 | 第40-48页 |
| 4.4.1 电机控制专用芯片TMS320F2812 | 第40-43页 |
| 4.4.2 D/A转换电路 | 第43-45页 |
| 4.4.3 驱动电路和电流反馈电路设计 | 第45-46页 |
| 4.4.4 电源与复位电路设计 | 第46页 |
| 4.4.5 JTAG调试接口设计 | 第46-47页 |
| 4.4.6 编码器接口电路设计 | 第47-48页 |
| 4.4.7 与车长周视系统的通信接口设计 | 第48页 |
| 4.5 硬件电路调试 | 第48-50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5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1-60页 |
| 5.1 控制系统的主程序结构 | 第51页 |
| 5.2 位置读取子程序 | 第51-54页 |
| 5.3 数码显示子程序 | 第54-57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 6 系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0-66页 |
| 6.1 实验平台 | 第60页 |
| 6.2 系统性能分析 | 第60-63页 |
| 6.3 像倾斜测试 | 第63-64页 |
| 6.4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 6.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7 总结 | 第66-68页 |
| 7.1 工作总结 | 第66页 |
| 7.2 课题的创新点 | 第66-67页 |
| 7.3 展望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