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作用下导管架平台倒塌安全储备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结构抗震安全储备 | 第12-18页 |
1.2.1 倒塌安全储备系数 | 第13-17页 |
1.2.2 储备强度比 | 第17-18页 |
1.3 结构抗震倒塌安全储备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1.3.1 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18-19页 |
1.3.2 增量动力分析 | 第19-20页 |
1.4 OpenSees程序简介 | 第20-21页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2 地震反应谱与地震波选择 | 第23-36页 |
2.1 超越概率与重现期 | 第23页 |
2.2 地震烈度与地震动的关系 | 第23-24页 |
2.3 地震反应谱 | 第24-29页 |
2.4 确定设计反应谱 | 第29-34页 |
2.4.1 规范设计反应谱对比 | 第29-30页 |
2.4.2 ISO设计反应谱 | 第30-34页 |
2.5 地震波挑选原则 | 第34-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能力谱法 | 第36-46页 |
3.1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流程 | 第36-37页 |
3.2 侧向力分布形式 | 第37-39页 |
3.2.1 固定侧向力分布 | 第37-38页 |
3.2.2 非固定侧向力分布 | 第38-39页 |
3.3 能力谱法流程 | 第39-45页 |
3.3.1 能力谱的建立 | 第39-41页 |
3.3.2 弹性需求谱的建立 | 第41-43页 |
3.3.3 弹塑性需求谱的建立 | 第43-44页 |
3.3.4 目标位移点的确定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地震作用下导管架平台倒塌安全储备计算 | 第46-65页 |
4.1 导管架平台基本概况 | 第46-47页 |
4.2 模态分析 | 第47-48页 |
4.3 增量动力分析法求CMR | 第48-55页 |
4.3.1 增量动力分析一般流程 | 第49-50页 |
4.3.2 地震波选择 | 第50-51页 |
4.3.3 倒塌判定准则 | 第51-52页 |
4.3.4 增量动力分析计算 | 第52-53页 |
4.3.5 CMR计算 | 第53-55页 |
4.4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求CMR | 第55-61页 |
4.4.1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求CMR的一般流程 | 第55-56页 |
4.4.2 能力谱计算 | 第56-58页 |
4.4.3 需求谱计算 | 第58页 |
4.4.4 倒塌地震动强度计算 | 第58-60页 |
4.4.5 CMR计算 | 第60-61页 |
4.5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求RSR | 第61-62页 |
4.6 CMR与RSR的影响因素对比 | 第62-6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改进的CMR指标分析方法 | 第65-73页 |
5.1 改进的CMR指标分析方法思路的提出 | 第65-66页 |
5.2 改进的CMR指标分析方法的步骤 | 第66页 |
5.3 改进的CMR指标分析方法验证 | 第66-67页 |
5.4 改进的CMR指标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 第67页 |
5.5 CMR与RSR的影响因素对比 | 第67-69页 |
5.6 平台顶端质量对平台安全储备的影响 | 第69-71页 |
5.7 确定平台倒塌安全储备系数限值的思路 | 第71-72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附录 所选地震波时程记录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