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免疫学论文

Toll样受体3活化对小鼠脂肪干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3页
    1.1 间充质干细胞第11-17页
        1.1.1 间充质干细胞的定义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2 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第12-13页
        1.1.3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第13-15页
        1.1.4 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和归巢能力第15页
        1.1.5 间充质干细胞在自身免疫等疾病中的应用第15-17页
        1.1.6 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17页
    1.2 Toll样受体第17-21页
        1.2.1 Toll样受体生物学性能第18页
        1.2.2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第18-19页
        1.2.3 Toll样受体免疫学意义第19-21页
    1.3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1-23页
2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第23-36页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30页
        2.1.1 实验动物第23页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23-24页
        2.1.3 实验所需试剂配制第24-26页
        2.1.4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6-27页
        2.1.5 ASCs的分离与原代培养第27-28页
        2.1.6 ASCs的传代培养第28页
        2.1.7 ASCs的冻存与复苏第28页
        2.1.8 ASCs集落形成单位鉴定第28-29页
        2.1.9 流式细胞仪测试ASCs表面标志的表达第29页
        2.1.10 ASCs成骨分化及鉴定第29页
        2.1.11 ASCs成脂分化及鉴定第29-30页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2.2.1 ASCs集落形成单位鉴定结果第30-31页
        2.2.2 流式细胞仪测试结果第31-32页
        2.2.3 ASCs成骨分化染色结果第32-33页
        2.2.4 ASCs成脂分化染色结果第33-34页
    2.3 本章小结第34-36页
3 POLY(I:C)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刺激第36-44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3.1.1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36页
        3.1.2 实验所需试剂配制第36页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6页
        3.1.4 POLY(I:C)对ASCs的刺激第36页
        3.1.5 流式细胞仪测试ASCs与ASC2表面标志的表达第36-37页
        3.1.6 集落形成单位检测ASCs与ASC2增殖能力第37页
        3.1.7 ASCs与ASC2成骨分化及鉴定第37页
        3.1.8 ASCs与ASC2成脂分化及鉴定第37页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41页
        3.2.1 流式细胞仪测试结果第37-39页
        3.2.2 集落形成单位检测结果第39-40页
        3.2.3 POLY(I:C)对A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第40-41页
        3.2.4 POLY(I:C)对ASCs成脂分化的影响第41页
    3.3 本章小结第41-44页
4 TLR3活化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学性能影响第44-53页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4-45页
        4.1.1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44页
        4.1.2 实验所需试剂配制第44页
        4.1.3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44页
        4.1.4 Real-time PCR检测ASCs与ASC2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第44-45页
        4.1.5 ASCs与ASC2体外趋化性实验第45页
        4.1.6 统计学分析第45页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5-51页
        4.2.1 Real-time PCR检测POLY(I:C)对ASCs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第46-50页
        4.2.2 体外趋化性实验检测POLY(I:C)对ASCs迁移能力的影响第50-51页
    4.3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61-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DNF外显子1区甲基化修饰机制在舍曲林治疗抑郁症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下一篇:伏隔核miR-206对线索诱导的大鼠海洛因复吸行为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