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

当代中国道德冷漠问题的伦理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引言第10-16页
一、道德冷漠的内涵、类型及影响第16-24页
    (一) 道德冷漠的内涵第16-19页
        1. 道德知行的失调第16-17页
        2. 道德情感的匮乏第17-18页
        3. 道德行为的偏差第18-19页
    (二) 道德冷漠的类型第19-22页
        1. 旁观者的冷漠第19-20页
        2. 受助者的冷漠第20-22页
    (三) 道德冷漠的弊害第22-24页
        1. 道德关系的疏远第22页
        2. 道德责任感的降低第22-23页
        3. 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第23-24页
二、当前道德冷漠现象的表现及成因第24-37页
    (一) 道德冷漠的表现第24-25页
        1. 社会信任感低第24页
        2. 道德勇气的丧失第24-25页
        3. 道德义务的蔑视第25页
    (二) 道德冷漠产生的原因第25-37页
        1. 道德意识欠缺第25-30页
        2. 多元文化的影响第30-32页
        3. 社会道德环境因素影响第32-37页
三、扭转道德冷漠现象的伦理对策第37-51页
    (一) 基本原则第37-38页
        1. 人本原则第37页
        2. 关怀原则第37页
        3. 信任原则第37-38页
        4. 责任原则第38页
    (二) 转变道德冷漠现象的具体对策第38-51页
        1. 夯实道德建设的基础第38-43页
        2. 保障道德建设的发展第43-45页
        3. 维护道德建设的持续稳定第45-48页
        4. 改善道德建设的环境第48-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附录第54-56页
后记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36钢表面激光熔覆625镍基合金热场的数值模拟
下一篇:基于芳香稠环共轭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光伏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