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基于丙氨酸为底物的厌氧氨氧化过程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1页
    1.2 厌氧氨氧化菌第11-16页
        1.2.1 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布及种类第11-12页
        1.2.2 厌氧氨氧化菌的形态结构第12-13页
        1.2.3 厌氧氨氧化菌的生理特征第13页
        1.2.4 厌氧氨氧化菌的生化特征第13-16页
    1.3 厌氧氨氧化技术第16-21页
        1.3.1 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因素第16-19页
        1.3.2 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3-28页
    2.1 试验装置和主要仪器第23页
        2.1.1 试验装置第23页
        2.1.2 试验主要仪器第23页
    2.2 ANAMMOX富集培养物第23-24页
    2.3 试验废水第24-25页
    2.4 试验方法第25页
        2.4.1 分批培养试验方法第25页
        2.4.2 分批补料培养试验方法第25页
    2.5 检测方法第25-28页
        2.5.1 常规指标检测方法第25-26页
        2.5.2 定量PCR检测方法第26-28页
第3章 丙氨酸浓度对厌氧氨氧化体系的短期影响第28-40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丙氨酸浓度对脱氮的短期影响第28-35页
        3.2.1 丙氨酸作为唯一底物时丙氨酸浓度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第28-29页
        3.2.2 丙氨酸与NO_2~--N同时存在时丙氨酸浓度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第29-31页
        3.2.3 丙氨酸与NO_2~--N、HCO_3~-同时存在时丙氨酸浓度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第31-32页
        3.2.4 丙氨酸与NH_4~+-N、NO_2~--N同时存在时丙氨酸浓度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第32-34页
        3.2.5 丙氨酸与NH_4~+-N、NO_2~--N、HCO_3~-同时存在时丙氨酸浓度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第34-35页
    3.3 不同浓度丙氨酸在厌氧氨氧化体系中的降解第35-38页
        3.3.1 丙氨酸作为唯一底物时在体系中的降解第35-36页
        3.3.2 丙氨酸与其他底物同时作用时在体系中的降解第36-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4章 丙氨酸对厌氧氨氧化体系的长期影响第40-59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丙氨酸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第40-52页
        4.2.1 丙氨酸作用下的脱氮效果第40-46页
        4.2.2 丙氨酸在体系中的降解第46-49页
        4.2.3 丙氨酸作用下体系内pH值的变化第49-52页
    4.3 丙氨酸作用下的厌氧氨氧化活性第52-55页
        4.3.1 丙氨酸作用下化学计量关系的对比第52-54页
        4.3.2 丙氨酸作用下厌氧氨氧化活性的对比第54-55页
    4.4 丙氨酸作用下厌氧氨氧化菌的变化第55-57页
        4.4.1 丙氨酸作用下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形态的变化第55-56页
        4.4.2 丙氨酸作用下厌氧氨氧化菌的数量变化第56-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隐态度对薯片消耗量的预测--自我损耗和反应抑制的调节作用
下一篇:新三板市场信息披露法律问题研究:兼与主板市场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