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1.1 产业链理论 | 第14-15页 |
2.1.2 粮食产业链安全的内涵 | 第15-16页 |
2.1.3 垄断优势理论 | 第16-18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2.2.1 粮食安全及粮食产业链安全 | 第18-19页 |
2.2.2 外资利用对粮食产业链生产运营管理的影响 | 第19-20页 |
2.2.3 外资利用对粮食产业链安全的政策选择 | 第20页 |
2.2.4 文献述评 | 第20-22页 |
第3章 我国粮食产业链利用外资的现状及问题 | 第22-26页 |
3.1 我国粮食产业链利用外资的发展历程 | 第22页 |
3.2 我国粮食产业链生产运营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 第22-26页 |
3.2.1 粮食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各环节利用外资不均衡 | 第22-23页 |
3.2.2 粮食产业链关键环节龙头企业被外资并购 | 第23-24页 |
3.2.3 产业链战略是外资企图控制我国粮食产业的重要手段 | 第24页 |
3.2.4 外资进入我国粮食产业链依托巨大的资本优势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外资利用对我国粮食产业链生产运营管理的影响机制研究 | 第26-36页 |
4.1 外资对我国粮食产业链各环节的影响机制 | 第26-32页 |
4.1.1 生产环节 | 第26-29页 |
4.1.2 流通环节 | 第29页 |
4.1.3 加工环节 | 第29-31页 |
4.1.4 销售环节 | 第31-32页 |
4.2 外资利用对我国粮食产业链生产运营管理的效应分析 | 第32页 |
4.2.1 产业结构效应 | 第32页 |
4.2.2 技术溢出效应 | 第32页 |
4.2.3 企业财务效应 | 第32页 |
4.3 外资利用对我国粮食产业链生产运营管理的风险分析 | 第32-33页 |
4.3.1 价格垄断风险 | 第32页 |
4.3.2 粮食供给风险 | 第32-33页 |
4.3.3 粮食产业质量风险 | 第33页 |
4.3.4 资源环境破坏风险 | 第33页 |
4.4 外资利用对我国粮食产业链生产运营管理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3-36页 |
4.4.1 积极影响 | 第33-34页 |
4.4.2 消极影响 | 第34-36页 |
第5章 利用外资保障粮食产业链安全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36-42页 |
5.1 外资进入粮食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 第36-37页 |
5.1.1 外资进入呈逐渐开放的趋势 | 第36页 |
5.1.2 外商投资涉及粮食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 第36-37页 |
5.1.3 跨国并购是外资进入的主要方式 | 第37页 |
5.1.4 外资相关法律日益完善、相关政策日益优惠 | 第37页 |
5.2 美国:主导世界粮食市场 | 第37-38页 |
5.3 韩国:引进先进生产技术 | 第38页 |
5.4 印度:限制外资进入关键领域和环节 | 第38-39页 |
5.5 巴西:粮食产业链高度开放 | 第39页 |
5.6 利用外资保障粮食产业链安全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39-42页 |
第6章 利用外资保障我国粮食产业链安全的对策建议 | 第42-46页 |
6.1 总体上,积极引进外资,保障粮食产业链安全 | 第42页 |
6.2 政策上,将鼓励发展与合理引导相结合 | 第42-43页 |
6.3 关键是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链主体竞争力 | 第43页 |
6.4 加快推进我国粮食产业链整合与优化 | 第43页 |
6.5 强化粮食产业链生产运营管理集成创新 | 第43-44页 |
6.6 积极推动我国粮食产业链生产运营管理参与国际分工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第48-50页 |
附录B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