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来源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温度对PEMFC特性的影响 | 第11-12页 |
1.3.2 PEMFC模型 | 第12-13页 |
1.3.3 PEMFC温度控制方法 | 第13页 |
1.3.4 PEMFC系统 | 第13-14页 |
1.4 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本文篇章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建模 | 第16-31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第16-18页 |
2.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2.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温度特性 | 第17-18页 |
2.3 热管理系统模型 | 第18-26页 |
2.3.1 产热模型 | 第19-23页 |
2.3.2 散热模型 | 第23-26页 |
2.4 模型验证分析 | 第26-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热管理系统设计 | 第31-47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水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技术 | 第31-32页 |
3.2.1 热管理系统的功能及目标 | 第31页 |
3.2.2 热管理系统控制要求 | 第31-32页 |
3.3 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计算分析与设备选型 | 第32-35页 |
3.3.1 热源分析 | 第32-33页 |
3.3.2 设备选型 | 第33-35页 |
3.4 燃料电池系统热管理系统结构设计 | 第35-37页 |
3.5 热管理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 第37-46页 |
3.5.1 控制策略 | 第37-40页 |
3.5.2 仿真分析 | 第40-42页 |
3.5.3 实验对比 | 第42-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水冷型PEMFC系统平台设计 | 第47-58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系统结构设计 | 第47-52页 |
4.2.1 氢气供给系统 | 第47-48页 |
4.2.2 空气供给系统 | 第48页 |
4.2.3 热管理系统 | 第48页 |
4.2.4 气体加热加湿系统 | 第48-49页 |
4.2.5 阳极背压系统 | 第49页 |
4.2.6 单片电压采集系统 | 第49页 |
4.2.7 报警系统 | 第49-50页 |
4.2.8 控制系统 | 第50-52页 |
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52-57页 |
4.3.1 系统控制流程 | 第52-56页 |
4.3.2 系统控制程序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实际工况测试分析 | 第58-63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实际工况参数 | 第58页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8-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及专利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