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电视论文--电视中心、电视设备论文--电视中心论文

四川广播电视台总控传输系统设计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5页
    1.1 广播电视业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现状与趋势第12-13页
    1.2 国外广播电视业状况第13页
    1.3 四川广播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现状与建设工程概述第13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第13-15页
第2章 总控传输系统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第15-23页
    2.1 系统设置的功能需求第15-16页
    2.2 系统架构安全需求第16-17页
    2.3 系统物理安全需求第17页
    2.4 系统数据库安全需求第17页
    2.5 系统的操作人员管理第17页
    2.6 总控传输系统概要设计第17-18页
        2.6.1 总控传输系统的设计目标第17页
        2.6.2 总控传输系统的大致流程与功能第17-18页
    2.7 总控传输系统各个子系统概要设计第18-22页
        2.7.1 矩阵控制系统第18页
        2.7.2 全台同步系统第18-19页
        2.7.3 编码复用系统第19-21页
            2.7.3.1 编码压缩的必要性与方式第19-20页
            2.7.3.2 编码复用系统设计流程第20-21页
            2.7.3.3 编码复用系统中需考虑的问题第21页
        2.7.4 信号延迟系统第21页
        2.7.5 全台时钟系统第21-22页
    2.8 本章总结第22-23页
第3章 总控传输系统延迟系统设计与实现第23-44页
    3.1 视音频延时系统设计概要第23-24页
        3.1.1 视音频延迟的必要性第23页
        3.1.2 视音频延迟系统的设计背景第23-24页
    3.2 视音频延迟系统设计流程分类第24页
    3.3 目前常用延迟器的分类第24-27页
        3.3.1 固态延迟器第25页
        3.3.2 硬盘式延迟播出系统第25-27页
        3.3.3 两者特点比较第27页
    3.4 电视延迟器的设计第27-43页
        3.4.1 功能需求第27-28页
        3.4.2 指标要求第28-29页
        3.4.3 延迟播出方式选择第29-31页
        3.4.4 采集卡选择第31-32页
        3.4.5 主机配置第32页
        3.4.6 延迟软件的功能与操作第32-33页
        3.4.7 实现延迟播出模块第33-39页
        3.4.8 实现直通模块第39-41页
        3.4.9 实现垫片模块第41-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总控传输系统声画不同步问题解决方案第44-49页
    4.1 声画不同产生原因第44-45页
    4.2 通常的声画不同步检测方式与解决办法第45-46页
    4.3 采用同步延时测量信号来判断及调整第46-48页
    4.4 本章总结第48-49页
第5章 总控传输系统使用性能测试第49-68页
    5.1 总控传输系统通路和信号质量测试第49页
    5.2 合法视频信号与有效信号第49-65页
        5.2.1 眼图检测视频合法信号第50-59页
            5.2.1.2 眼图检测信号的合法性定义第50-51页
            5.2.1.3 总控前端眼图测试第51-55页
            5.2.1.4 信号延时后的眼图测试第55-57页
            5.2.1.5 总控前端与延时后的眼图测试对比第57页
            5.2.1.6 编解码后的眼图测试第57-59页
            5.2.1.7 总控前端与编解码后的眼图测试对比第59页
        5.2.2 菱形显示检测有效信号第59-65页
            5.2.2.1 菱形显示检测的优点第59-60页
            5.2.2.2 菱形显示检测的标准第60-61页
            5.2.2.3 总控前端菱形检测第61页
            5.2.2.4 延迟后与编解码后菱形检测第61-62页
            5.2.2.5 采用动态视频进行菱形检测第62-64页
            5.2.2.6 对非有效信号的处理方式第64-65页
    5.3 延迟系统测试第65-67页
        5.3.1 测试延迟模块第65-66页
        5.3.2 测试直通模块第66页
        5.3.3 测试垫片模块第66-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结论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CFB)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其辅机节能改造
下一篇:关于非对称凸体的log-Minkowski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