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车组牵引动力单元配置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国内外高速动车组概述 | 第12-16页 |
1.1.1 国外高速动车组概述 | 第12-15页 |
1.1.2 国内高速动车组概述 | 第15-16页 |
1.2 动车组总体 | 第16-17页 |
1.3 论文选题意义 | 第17-18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动车组牵引计算基础 | 第19-29页 |
2.1 牵引力 | 第19-21页 |
2.1.1 牵引力的产生 | 第19-20页 |
2.1.2 轮轨粘着与粘着牵引力 | 第20-21页 |
2.2 运行阻力 | 第21-24页 |
2.2.1 基本阻力 | 第21-22页 |
2.2.2 附加阻力 | 第22-24页 |
2.3 制动力 | 第24-26页 |
2.3.1 制动力的产生 | 第24-25页 |
2.3.2 制动力的计算 | 第25-26页 |
2.4 动车组制动问题解算 | 第26-28页 |
2.4.1 空走距离的计算 | 第27-28页 |
2.4.2 有效制动距离的计算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350km/h高速动车组牵引计算及验证 | 第29-47页 |
3.1 设计思路 | 第29-30页 |
3.2 动车组动力单元配置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 | 第30-32页 |
3.2.1 动车组牵引功率计算 | 第30页 |
3.2.2 牵引电机总功率计算 | 第30-31页 |
3.2.3 动车组动轴数计算 | 第31页 |
3.2.4 动车组动拖比设计 | 第31页 |
3.2.5 参数校验 | 第31-32页 |
3.2.6 与现有资料进行对比校验 | 第32页 |
3.3. 设计方法正确性验证 | 第32-33页 |
3.4 350km/h动车组动力单元配置设计 | 第33-37页 |
3.4.1 动车组主要参数 | 第33-34页 |
3.4.2 动车组动力单元配置设计 | 第34-35页 |
3.4.3 动车组牵引特性设计 | 第35-37页 |
3.5 350km/h动车组动力单元配置参数验证 | 第37-46页 |
3.5.1 起动牵引力验算 | 第37-38页 |
3.5.2 粘着牵引力验算 | 第38页 |
3.5.3 不同坡道上的列车阻力 | 第38-40页 |
3.5.4 牵引特性 | 第40-42页 |
3.5.5 其他参数验证 | 第42-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动车组牵引动力单元配置研究 | 第47-61页 |
4.1 动车组牵引动力单元配置研究思路 | 第47页 |
4.2 动力集中式和动力分散式高速动车组特点比较 | 第47-52页 |
4.2.1 动力集中式 | 第48-49页 |
4.2.2 动力分散式 | 第49-52页 |
4.3 全动轴和部分动轴的比较 | 第52-53页 |
4.4 动拖比的确定 | 第53-57页 |
4.4.1 当动车组的牵引总功率确定时 | 第54-55页 |
4.4.2 当电机的功率确定时 | 第55-57页 |
4.5 动车组牵引动力单元编组方式分析 | 第57-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动车组牵引动力单元配置软件开发 | 第61-69页 |
5.1 MATLAB GUI介绍 | 第61-62页 |
5.1.1 界面设计 | 第61页 |
5.1.2 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环境 | 第61-62页 |
5.2 软件设计方法 | 第62-64页 |
5.3 软件功能介绍 | 第64-68页 |
5.3.1 牵引特性设计 | 第64-66页 |
5.3.2 参数验算 | 第66-67页 |
5.3.3 动力配置 | 第67-68页 |
5.3.4 加速性能 | 第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