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天主教堂建筑特色与开放空间使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0-11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1页 |
1.4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5 关键词解析 | 第13-15页 |
1.5.1 澳门 | 第13页 |
1.5.2 天主教 | 第13页 |
1.5.3 教堂 | 第13-14页 |
1.5.4 教堂开放空间 | 第14-15页 |
第2章 近代澳门天主教传播发展 | 第15-21页 |
2.1 早期天主教传入中国 | 第15页 |
2.2 葡萄牙东方殖民与近代澳门发展 | 第15-18页 |
2.3 近代澳门天主教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2.4 小结 | 第19-21页 |
第3章 澳门天主教教堂建筑发展及其特征 | 第21-49页 |
3.1 教堂建筑与澳门城市发展 | 第21-24页 |
3.1.1 教堂分布与澳门堂区 | 第21-22页 |
3.1.2 教堂前地空间 | 第22-24页 |
3.2 教堂风格与特征 | 第24-36页 |
3.2.1 教堂平面形式 | 第24-27页 |
3.2.2 教堂立面特征 | 第27-34页 |
3.2.3 教堂朝向选择 | 第34-36页 |
3.3 教堂内部空间及装饰 | 第36-48页 |
3.3.1 门厅 | 第37页 |
3.3.2 中殿 | 第37-40页 |
3.3.3 圣所 | 第40-47页 |
3.3.4 细部装饰 | 第47-48页 |
3.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教堂开放空间使用——以玫瑰堂为例 | 第49-75页 |
4.1 教堂开放空间类型 | 第49-53页 |
4.1.1 安静空间 | 第49-50页 |
4.1.2 交通空间 | 第50-52页 |
4.1.3 停留空间 | 第52-53页 |
4.2 教堂开放空间的使用人群 | 第53-54页 |
4.2.1 教徒使用活动 | 第53-54页 |
4.2.2 游客使用活动 | 第54页 |
4.3 教堂开放空间的使用行为 | 第54-56页 |
4.3.1“休憩”行为 | 第54页 |
4.3.2“观看”行为 | 第54-55页 |
4.3.3“交谈”行为 | 第55页 |
4.3.4“聆听”行为 | 第55页 |
4.3.5“触觉”行为 | 第55-56页 |
4.4 教堂开放空间活动分析 | 第56-73页 |
4.4.1 开放空间活动分类 | 第56-57页 |
4.4.2 弥撒 | 第57-58页 |
4.4.3 圣像巡游 | 第58-70页 |
4.4.4 音乐会 | 第70-72页 |
4.4.5 其他活动 | 第72-73页 |
4.5 小结 | 第73-7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5.1 总结 | 第75-76页 |
5.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A | 第81-91页 |
附录B: 图表目录 | 第9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