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攀枝花城市景观发展趋势与城市公园的建设 | 第12页 |
1.1.2 基于气候特征的设计的需求 | 第12-14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4 研究目标与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4.1 城市公园 | 第16-17页 |
1.4.2 气候与气候适应性设计 | 第17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7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第2章 攀枝花气候环境下的城市公园设计需求 | 第20-41页 |
2.1 气候环境对与城市公园影响 | 第20-23页 |
2.1.1 气候环境对城市公园设计的影响途径 | 第20-22页 |
2.1.2 气候环境对城市公园设计的影响要素 | 第22-23页 |
2.2 攀枝花干热气候分区 | 第23-25页 |
2.3 干热气候下传统园林营造方式及特点 | 第25-27页 |
2.4 攀枝花的气候特征 | 第27-32页 |
2.4.1 日照特点 | 第27-28页 |
2.4.2 气温特点 | 第28-29页 |
2.4.3 水湿环境特点 | 第29-30页 |
2.4.4 风环境特点 | 第30-32页 |
2.5 攀枝花的气候特征对城市公园使用需求的影响 | 第32-37页 |
2.5.1 攀枝花气候特征下的户外环境营造需求 | 第32-35页 |
2.5.2 攀枝花城市公园中人的户外活动习惯 | 第35-37页 |
2.6 攀枝花的气候特征对城市公园营建资源的限制 | 第37-41页 |
2.6.1 植被资源 | 第38-39页 |
2.6.2 水资源 | 第39-41页 |
第3章 攀枝花城市公园案例分析 | 第41-60页 |
3.1 竹湖园公园分析 | 第41-49页 |
3.1.1 场地选择 | 第42页 |
3.1.2 规划布局 | 第42-44页 |
3.1.3 景观要素与空间营造 | 第44-49页 |
3.1.4 景观营建资源的处理 | 第49页 |
3.2 仁和公园分析 | 第49-55页 |
3.2.1 场地选择 | 第50页 |
3.2.2 规划布局 | 第50-51页 |
3.2.3 景观要素与空间营造 | 第51-54页 |
3.2.4 景观营建资源的处理 | 第54-55页 |
3.3 现存问题和经验借鉴 | 第55-60页 |
3.3.1 场地选择 | 第55页 |
3.3.2 规划布局 | 第55-56页 |
3.3.3 景观要素与空间营造 | 第56-58页 |
3.3.4 景观营建资源的处理 | 第58-60页 |
第4章 攀枝花气候特征下的城市公园设计方法研究 | 第60-87页 |
4.1 攀枝花气候环境下的公园设计原则 | 第60-61页 |
4.1.1 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 | 第60页 |
4.1.2 可持续的设计原则 | 第60-61页 |
4.1.3 适应变化的设计原则 | 第61页 |
4.2 场地选择策略 | 第61-62页 |
4.2.1 选择具有局地气候优势的场地 | 第62页 |
4.2.2 利用场地内原有植被资源 | 第62页 |
4.2.3 选择具有水资源优势的区域 | 第62页 |
4.3 规划布局策略 | 第62-65页 |
4.3.1 提高交通网络密度 | 第63页 |
4.3.2 营造连续荫蔽的空间 | 第63-64页 |
4.3.3 营造满足清晨与夜间集中活动的场地 | 第64页 |
4.3.4 加强空间布局的关联性、集约性 | 第64-65页 |
4.4 景观要素与空间营造 | 第65-77页 |
4.4.1 地形营造 | 第65-69页 |
4.4.2 植被环境营造 | 第69-72页 |
4.4.3 水体环境营造 | 第72-73页 |
4.4.4 地面铺装 | 第73-74页 |
4.4.5 建筑物与构筑物营造 | 第74-77页 |
4.5 应对资源环境限制的策略与方法 | 第77-87页 |
4.5.1 植被资源处理策略与方法 | 第77-79页 |
4.5.2 水资源的处理策略与方法 | 第79-87页 |
第5章 攀枝花渡仁新区干坝塘公园设计 | 第87-102页 |
5.1 公园设计背景资料 | 第87-90页 |
5.1.1 项目背景及规划定位 | 第87页 |
5.1.2 项目区位及基地条件 | 第87-90页 |
5.2 基地的水资源综合利用 | 第90-93页 |
5.2.1 水资源处理策略 | 第90-91页 |
5.2.2 景观水体生态设计 | 第91-93页 |
5.3 公园环境的规划与设计 | 第93-102页 |
5.3.1 公园总平面布置 | 第93页 |
5.3.2 场地处理与功能布局 | 第93-97页 |
5.3.3 滨水亲水空间及水体营造 | 第97-98页 |
5.3.4 植被环境营造 | 第98-100页 |
5.3.5 建筑物及构筑物空间营造 | 第100-102页 |
附图1:干坝塘公园方案平面布置图 | 第102-103页 |
附图2:干坝塘公园中心湖水深断面示意图 | 第103-104页 |
附图3:干坝塘公园公园断面 | 第104-105页 |
附图4:旱季和雨季不同的亲水环境营造 | 第105-106页 |
附图5:干坝塘公园植被选择 | 第106-110页 |
结论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